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0日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南楠

日前,我省印发《深化实施知识产权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这些举措的推出,不仅有益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让创新者吃下一颗“定心丸”。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只有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才能让有梦想的人心无旁骛投入到创新事业中。

知识产权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生活中,知识产权无处不在,一本书的出版,一项发明的推出,都是创作者的智慧结晶,包含着各种版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尤其是技术秘密,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众多研发型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长时间的研发,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任由某些窃取他人成果之举得逞,甚至让“拿来主义”获利被人羡慕,不仅是对创新者权益的损害、情感的伤害,更会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极大影响整个社会的创新创造热情。

保护知识产权需要运用法治力量。一些企业、个人之所以敢对他人创新成果实施侵权行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这提醒我们,除了要完善政策法规,还需要加强执法,让制度长牙齿、让执法有力量。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不断丰富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内容,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为企业提供多样化、便利化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渠道。

在数字化环境下,保护知识产权还需立足数字化发力。数字化时代,文字作品、视听作品、音乐作品、计算机软件等作品的传播更加便捷迅速,相关侵权案件也日益增多,犯罪手段技术性增强。这就要求强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高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做实引导取证、行刑衔接,强化跨地域检察协作,实现全链条打击,让知识产权的“盗贼”无处遁逃。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