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省政协聚焦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
本报记者 屈荔鹏文/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弘扬长征精神、展现长征历史的重要空间载体。
陕西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域之一,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丰度高、遗迹多,分布在7个市43个县区。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整合长征沿线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对于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日,省政协聚焦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就高质量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任务、协调推进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与会省政协委员、省级民主党派代表、专家学者和相关市政协负责人积极建言献策。
据介绍,自2019年7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陕西段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保护规划》,以红军长征落脚陕西“胜利”作为建设主题,按照“一路三线十二区多点”系统布局,突出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地位,谋划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近中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长征文化研究与传播等8类67个重点建设项目。
“4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对照国家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具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王宝成在作专题调研情况介绍时表示,项目储备还需优化,保护意识还需增强,资源利用还需活化,宣传引导还需深入,文化氛围还需培育,资金支持还需加大。
“在一些小、远、散分布的红军长征遗址,相关展示内容在某些关节点上有缺项,存在历史来龙去脉交代不清、文字和图表内容陈旧、反映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活动及贡献不全面、地域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汤彦宜表示。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专家组成员,汤彦宜常年奔波于各长征遗址,多次参与考察调研。他建议,“要加强对红军长征在陕西历史的深入研究,全面把好规范内容审定关。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地红军长征有关人物的研究、战役战斗的研究;展陈内容一定要严格按级审批,经审批后再进行现场把关。”
基于长征线路的复杂性、多样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一个全新课题,目前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陕西在红色文化保护开发利用时,多把长征文化融入延安时期和延安精神,不够聚焦长征文化,相对长征沿线其他省(市、区)存在历史研究不够、挖掘不够、投入不够、宣传不够等问题,会直接影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吸引力。”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裴恒涛呼吁加强与其他长征沿线省(市、区)合作,凸显陕西长征文化中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特色内涵,避免内容与形式的同质化。
“‘红色基调、教育为主’是主要原则。”省政协委员、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樊建强认为,陕西要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目标和特点,在创新文旅融合模式上下功夫。
樊建强建议:“通过组织系列长征特色培训活动、建设长征历史步道、创作长征历史情景剧等形式,形成红色经济复合产业,充分释放产业活力。在高质量打造精品红色景点和线路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大力宣传,提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的知名度,加强长征文化的传播力度。”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如何让长征文化更好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陕西优米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建琼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游览路线,用数字技术将多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地段和景区“串珠成链”“串联成片”,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实现文旅产业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