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讯 (记者 张英)“希望检察机关持之以恒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助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希望全省三级检察院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形成工作合力”……9月26日上午,在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举办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检察开放日活动中,与会人大代表、高校教授、公益组织志愿者等纷纷说出对检察工作的期待。
活动中,与会人员观看了陕西检察机关生态环境检察工作宣传片,听取了检察官对3件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的汇报。与会人员还参观了省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指挥中心,通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平台,体验如何通过大数据检索、卫星遥感等方式发现案件线索。
据介绍,2021年以来,陕西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24544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22154件,起诉519件,诉前整改率达99.8%。督促修复被污染、破坏、违法占用的林地、耕地、湿地、草原22350亩,消除污染隐患及治理恢复被污染水域面积437562平方米;督促关停和整治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养殖场182家;督促清理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38.3万吨。陕西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形成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保障”的检察建议办理社会化工作格局,被最高检作为“陕西方案”在全国检察系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