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7日
今年以来,岚皋县把农村集体经济“倍增”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整合各类资源。全县134个村(社区)各显神通,演绎出一幕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拿手“好戏”
农村集体经济“生财”有道

处暑后,岚皋县堰门镇中武村的水稻开始泛黄,呈现出丰收在望的景象。 本报通讯员 张天兵摄

本报记者 张斌峰 通讯员 张天兵

近期,岚皋县堰门镇长征村一组300亩山坡地里的玉米陆续成熟。一大早,村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担上箩筐、背起背篓,赶往地头采收玉米。

看着一车车转运到院坝晾晒的玉米棒子,长征村党支部书记单升全脸上满是笑意。“玉米收获1.5万公斤不成问题,二组200亩柑橘地里还套种着黄豆。这些加起来,今年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基本‘板上钉钉’。这样,上级下达的10万元‘消薄’任务咱就完成了。”9月20日,单升全说。

去年,岚皋县所有的农村集体经济均完成了5万元的“消薄”目标任务。今年,全县开始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把增收任务“目标线”提升至10万元以上。其中,大道河镇东坪村和堰门镇中武村等10个村的增收任务“目标线”为50万元。

今年1月至8月,岚皋县全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066万元,完成年经营性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53个。

荞豆轮作 山坡地里土生金

8月29日正午时分,艳阳高照。岚皋县南宫山镇红日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昌建和驻村第一书记袁凯相约来到太平寨坡地里,查看大豆的长势。

两人蹲下来,掀开大豆的叶子仔细查看,测算起秋收的产量来。

“今年雨水均匀,大豆长得比去年还好,少说亩产也有100多公斤。”刘昌建说。

“一季苦荞一季豆,加上物业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估计在15万元以上。”袁凯说。

两年前,刘昌建还在为社区的集体经济发愁。当时,这个拥有5个居民小组、2000多人的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仅有5000元。

如何从源头上解决发展问题?2022年,社区党支部提出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反租承包居民土地种苦荞的发展思路。统一思想后,社区随即召开了居民代表大会,经过宣传发动,吸引41户居民入股,累计反租土地500亩。随后,岚皋县南宫山镇康健苦荞种植农民合作社成立。

当年,收罢苦荞后,合作社又组织村民压茬种上了大豆。秋后,仅出售大豆一项,合作社就收入20多万元,轻松完成了5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消薄”增收任务。

今年,岚皋县把农村集体经济增收目标提升一倍以后,红日社区除继续实施“荞豆轮作”外,还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将一处闲置的300多平方米旧居委会办公房对外出租,发展粮食加工、榨油等产业。目前,这两项已为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5万元。

反租倒包 闲田变成增收田

处暑过后,岚皋县堰门镇中武村的200多亩水稻开始泛黄。这几天,村党支部书记张开明和村委会副主任谢世坤商量,准备去一趟安康市农机公司,购买打谷机,为水稻收获提前做准备。

“我们把欠管田、闲置田反租回来种水稻,这步棋算是走对了。”张开明说。

去年冬天,中武村推行土地反租倒包,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种植水稻,还利用时间差在110亩田里种上了高山土豆。3个多月前,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组织村民把从地里收回的1.75万公斤鲜土豆烘干成土豆片,之后通过县电商服务中心平台销售,为村集体换回了6万多元的收入。

反租倒包种水稻,不仅盘活了土地,还增加了群众收入。

中武村村民张开春说:“我把家里两亩多农田全部租给股份合作社种水稻了。现在,我自己有空就务工,一天能挣120元钱。另外,我家的土地租金一年1000多元钱,年底还有分红。”

指着稻香四溢的农田,张开明说:“按亩产600公斤计算,中武村今年能收稻谷80多吨。仅此一项,村集体收入能增加42万元。加上‘旱改水’项目补贴资金30万元、销售土豆片收入6万元,完成50万元目标,我们有底气。”

专业管理 引领集体增收

前段时间,大道河镇东坪村绿升源农业发展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张磊生病住院了。躺在病床上,他还牵挂着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打开手机,看着网上的订单,张磊心急火燎。等病情刚一好转,他就急忙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公司忙起来。

“我要安排人把仓库里包装好的山货土特产及时给县城直销店送过去,给人家补充货源。”他说。

张磊是东坪村人,早年在上海从事物流行业,2018年回村。2019年,他被聘为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在他的带领下,东坪村绿升源农业发展公司2022年农副产品销售额达260多万元,同时通过订单收购、劳务用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带动村民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职业经理人就如同一名‘大管家’,不仅要把公司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要考虑如何让集体经济增收,让村民的分红年年提高。”张磊说。

东坪村党支部书记龚正昇说,今年面对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的新目标,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在张磊的带领下,现在,企业生产、农副产品的销售形势良好,预计公司全年销售额将超过300万元。

能人经营,“消薄”不愁。岚皋县从村副职干部、村级后备干部、村内优秀人才中选举任命职业经理人,取得了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组织振兴“三方共赢”的可喜局面。目前,岚皋县共有31名职业经理人,分布在全县各镇。他们凭着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将村上资源整合,带领村民抱团发展,成为建强党组织、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带富一方群众的“领头雁”。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