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7日
凉风有信知秋来

杨舟平

到了我这个年龄,会闲生伤感,闷生无聊。加上性情原因,每当看电视、读文章、听小说时,看到听到动情处就止不住流泪。于是,我就想,人是不是到了一定年龄,感情会越来越脆弱?

比如,立秋本是正常轮转的一个节气,于我又生感慨,而且还将立秋与人生联系了起来。这在以前,可是很少有的感觉。

忽然想到“凉风有信”这句话,大意和“一叶知秋”差不多。这句话有几种理解,有一种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今年入伏以来,关中地区三天两头下雨,时序到末伏时,热风中就带有凉意。风把信带给人们,伏天的热风或许不再来了,“秋老虎”发威的可能性不大了,暑气该走了,天气也会凉下来。人们常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伏天一过暑气消”。风一吹,树叶摇落,孟秋便到了。

在立秋的前一天晚上,我把汽车停在树下。第二天大清早,汽车引擎盖干净如初。立秋那天晚上,汽车仍停在原地,次日早上,汽车引擎盖上有片片落叶。落叶虽不多,但我仍感受到二十四节气之神奇,仅相隔一天,物候现象却如此之不同,信号如此之强烈。

读着“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却道天凉好个秋”等句子,感受着文人雅士对凉风的敏感。立秋有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每候是五天,一个节气被称为“三候”。这有点像现在的一个星期七天,只不过古人把七天换成三候,把一星期换成了具体的节气。星期源于两河流域的两河文明,清朝末年才在我国开始产生影响。二十四节气源于“夏历”,西汉时订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可见,二十四节气推行也罢,星期设立也罢,都有来头。作为记录时间的符号,各有优劣,论高论低已无意义,就像论立秋的主旨一样无趣。论与不论,时间照样哗哗流淌。

立秋过了,再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天就走到尽头,凉风就变成寒风,严冬不请自到。此所谓“寒暑易节,春秋代序”,不管你喜欢还是忧虑,反正自古如此。

所以,我就想到了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诗来。这是描写秋天最乐观的诗。怀一颗清净的心看世界,行走于天地间,满心美好。杜牧诗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在杜牧眼里,秋天是寂寞,是孤独,是尝试过不孤独后又回到最初的孤独里的真正的孤独。宋朝诗人杨万里,秋天赏景不自扰,自在悠哉,由衷而发出“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感叹。一叶落而知秋深。秋风飒飒,秋意浓浓,心境不同,性情不同,年代不同,时局不同,对秋的感受会截然不同。

古籍中有这样的记载: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比如春分二候雷发声,立夏二候蚯蚓出,霜降二候草木黄,这些都属于候应。看候应识天气,候应是天气给人的信号。秋天不仅是天气转凉的季节,也是万物收敛聚集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天凉时收获,可使人冷静;收获时收敛,让人懂得什么是舍得,什么是适可而止。

落叶知秋深,一场秋雨一场凉,不妨偷得浮生半日闲,去体味秋天的壮美、辽阔、从容、淡然。自古天有候应,人有感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才是应有的境界。清朝文人张潮在《幽梦影》里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对应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史子集,张潮给出了相宜的季节,意在劝诫世人平日多读书,读好书,多自省,过好一年四季、人生四季。

凉风有信,一叶知秋。秋天就是人生的中年了,心生惆怅是必然的。作家梁晓声认为,全世界的中年人本质上都是忧郁和惆怅的,而这忧郁和惆怅对世界是无害的,只不过是构成人类社会一道凝重的风景线罢了。中年既没了青年的朝气蓬勃,也未达到老者活得泰然自若的那种睿智的境界。于是,中年就体会到了尴尬、无奈,种种人生况味。也有人说,阳光如若生了锈,便会成了时光。我祈福,时光可否停留在今秋?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