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讯 (三秦都市报记者 谢斌)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曾经的嘉峪关车水马龙,如今的嘉峪关依然门庭若市,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8月11日,“丝路花开 大道同行”大型融媒体采访行活动西线采访团走进嘉峪关关城。一位威风凛凛的“关长”正在为往来游客签发“关照”(通关文牒)。
嘉峪关关城,古有“西襟锁钥”之称,南接天下第一墩,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在关城出口,有一位威武的古代“大将”,身着明朝仿制将军甲胄,为往来游客签发通行证件“关照”,演绎古时通关的场景。这位嘉峪关“关长”叫李森,是个“80后”,每日签发“关照”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当听到游客报出家乡名称时,他能立刻说出古代地名,语言诙谐幽默,一手毛笔字苍劲有力,签发并宣读后将“关照”交给游客,仪式感满满。
从2006年开始,李森便在嘉峪关关城景区扮演“关长”,亲眼见证了景区的发展变化。“嘉峪关关城景区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并对游客开放非常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并全力保护文物,把珍贵的文化遗产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李森不仅扮演“关长”,还结合嘉峪关的历史文化,创作出多个文创产品,用青春和热爱当好关城脚下的“守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