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9日
佳县 党建综合体 以“联”释放聚合效应

本报记者 刘曌琼 通讯员 朱芸芸

“企业最近经营怎么样?有没有困难?”8月3日,榆林市佳县刘国具镇上高寨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李齐恒来到陕西贺寨酒业有限公司“上门问需”。

“镇上政策好,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干部,我们发展有底气。”陕西贺寨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贺艳军说。

今年初,上高寨便民服务中心引导包括陕西贺寨酒业有限公司在内的38家酒厂和刘国具镇1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上高寨酒业联合党支部,整合多方资源,协力解决难题,形成发展合力,助力产业发展。

据介绍,佳县为破解制约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难题,坚持区域化、行业化党建带动高质量发展理念,推进“村与村”“村与企业(合作社)”“村与帮扶单位”“镇与镇”组建联合党组织,打造多种形式的党建综合体,凝聚发展合力,助力乡村振兴。

联村党委 走出抱团发展新路子

“我家今年能出栏14头牛,纯利润估计有10万元,能比去年增收不少!”8月2日,乌镇核桃树墕村村民高向荣一早便来到牛场喂料、打扫。看着牛场里的牛一天天长大,高向荣信心满满。

养了牛、致了富,如今,高向荣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牛”。

肉牛养殖是乌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今已辐射带动全镇6787余名村民增收。

乌镇养牛产业能快速发展,还要从镇里探索联村党委说起。

2021年,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乌镇党委突破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设置党组织的方式,推动辖区核桃树墕村、尚家沟村等9个村成立核桃树墕联村党委,创新“组织联建、治理联抓、产业联兴、资源联享”的“四联”发展模式,抱团发展集体经济。

据介绍,联村党委实行“三不变、三统一、三独立”管理模式,即行政区划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集体资产和资源权属不变,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考核,保持财务管理独立建账、独立核算、独立收支。通过定期召开党建工作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联席会议,推进各村党支部组织生活、防返贫动态监测等重点工作规范开展。

“经过前期考察、征求群众意见,我们决定发展养牛产业。9个村抱团发展,把各村的集体闲置资金整合起来新建牛场、成立联村合作社。3年来,镇里的养牛产业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分红15.85万元,饲草种植等产业创造收入20余万元。”核桃树墕联村党委书记高功旺说。

乌镇党委书记贺成荣说,现在,乌镇正大力发展集肉牛养殖、饲草种植、小杂粮种植、粪土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循环产业,朝着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户增收的“双赢”目标努力。

目前,佳县共成立3个联村党委,累计带动20个村集体经济净收益515.85万元,培育区域性产业17个。

“成立联村党委,就是要集中优势,抱团发展,充分发挥好联合党委‘联’的作用,释放出‘1+1>2’的聚合效应,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佳州街道党工委书记贺健说。

镇企联建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乡村振兴,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

贺艳军是佳县民营企业家,多年在外经商。2022年,刘国具镇上高寨便民服务中心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吸引贺艳军回乡创业。贺艳军投资500万元成立陕西贺寨酒业有限公司,吸纳当地38人就业,年产系列白酒200余吨。

为充分发挥陕西贺寨酒业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全镇酒业发展,今年初,上高寨便民服务中心引导成立上高寨酒业联合党支部,创新“资源联用、技术联帮、品牌联创、集体联建、利益联结”的“五联”发展模式,有效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发展“共享酒业”,做大做强酿酒产业链。

上高寨酒业联合党支部成立后,组织各酒厂开展技术培训、设备改造等工作,提升工艺品质,并将“桃花液”作为区域品牌,统一宣传推广。这样不仅拓展了销路、打响了品牌,还让各村村集体经济取得了新突破。目前,上高寨酒业联合党支部已签订60余万元订单。

“自从成立了酒业联合党支部,我们酿酒户就有了‘主心骨’,酒好卖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酒业经营者云保成说。

“连心联兴”,助推乡村振兴。在联合党支部的引领下,上高寨便民服务中心聚焦“酒+”产业链,大力发展“酿酒产业+高粱种植+务工+养牛+物流销售+观光体验”的“六合一产业融合”模式,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了致富路。目前,该中心有800多户群众种植高粱4000余亩,年产值达700多万元,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就业。

“现在,酒业联合党支部正积极培育和拓展酒业文化,打造文旅体验产业,通过镇(街道)企业联建,激活发展新动能,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我们也将在全县推广刘国具镇上高寨便民服务中心的经验做法,助力乡村振兴。”佳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万宏说。

联合共建 “党建+”促成“发展+”

“村里环境卫生好了,大家住着心情更舒畅了。”通镇西山村村民崔刘爱说。

佳县县委办公室是西山村的帮扶单位。2022年,为了持续加强帮扶单位与结对帮扶村之间的联合共建,县委办党支部与西山村党支部探索联合共建,创新采取“125党建联建”的模式,精准了解帮扶村产业、集体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助推乡村治理提档升级。

“所谓‘125’,就是聚焦建强党支部这一目标,通过支部联建强堡垒、干群连心促振兴这两项举措,实现党建引领赋能组织振兴、抓好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振兴、坚持‘一红一绿’拉动产业振兴、搭建文化舞台激发文化振兴、优化培育体系带动人才振兴这五大振兴,形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格局。”佳县县委办公室驻该村第一书记白鹏飞表示。

2022年以来,佳县县委办公室与西山村创新构建“八联八帮”工作机制,秉持“支部联建强堡垒、干群连心促振兴”工作理念,将机关党员融入村级网格体系,通过开展政策宣传、矛盾化解、人居环境整治、便民代办等一系列联建共促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有了帮扶单位机关党支部的助力,村里的建设和治理水平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最近,我们正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里的产业,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西山村党支部书记崔世光说。

基层党组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佳县积极探索党建联建共建促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助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已有75个帮扶单位与111个结对帮扶村通过支部联建、规划共谋、产业共推、治理共抓,蹚出了乡村振兴新路子。

“打造‘党建综合体’旨在将政府、企业、合作社、社会组织等方面的优势与行政村互补,着力破解单个支部思路不清、力量不足、治理不力、发展掣肘等问题。我们将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结合全省‘三个年’活动,充分发挥党建综合体优势,切实推动各类资源有效整合,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集聚新动能。”佳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姜婧妮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