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8日
“痕迹主义”要不得

马黎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了10起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提到,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站搞过度留痕问题,层层加码索要留痕资料,把痕迹管理搞成了“痕迹主义”,大大加重了基层负担。

要求工作留痕,是为了防止一些干部懒政怠政,也有利于发生问题时对一些工作进行溯源。而一些地方“用力过猛”,对留痕要求过多过滥甚至苛刻,使留痕成为基层工作人员的负累。为此,不少基层工作人员表示,工作千头万绪本就很忙,还时时处处得想着留痕,有时工作已经干完了,却因为忘了留痕,得重新来一遍;一些基层工作人员“适应”了留痕的要求,在工作中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不求时效,只顾留痕。每干一项工作或者到一个地方,还没开展工作,先拍照留痕,甚至拍完照就算了事。

有基层工作人员诉苦,下乡完成任务返回单位后,发现忘了在现场拍照,急匆匆又跑回乡下。户厕改造完成了,才发现上级要求提交改造前后的对比图,只能跑到其他地方拍个照片“以假乱真”。

有群众抱怨,干部进家门了,没交谈先握手拍照,稍微问几句话后,就往下一家去了。反映问题时,干部登记得很是认真,事后却得不到解决甚至连答复也没有,问题依然是问题。

留痕只是工作的手段,而不是工作的目的。让留痕影响工作效能,或者只管留痕不管工作效果,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些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调查检查,下达指令靠文件,待在办公室进行考核。检查工作看“痕迹”,对工作的实际成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得糊涂”。向上级汇报靠“痕迹”,用“痕迹”印证工作细致认真、真实可靠。

实事求是是最大的党性。作为领导干部,在安排部署工作时应该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必须留痕的可以要求留痕,非必要不留痕。可以少留痕的,尽量减少留痕,让基层工作人员不用瞎折腾、白忙活。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过多安排、过高要求,会让基层工作人员弄虚作假,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把留痕当工作,把“痕迹”当业绩。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