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百姓健康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4日
夏季,警惕“炒饭综合征”

有人早餐时用家里的隔夜剩米饭给自己做了一份蛋炒饭,当时吃完也没有明显不适,蛋炒饭口感也不错。可到单位后渐渐感觉身体不舒服,出现头晕、恶心,紧接着就是剧烈呕吐、腹泻水样便。送医诊治后才逐渐好转。这是因为食用了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隔夜剩米饭所致,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食源性疾病——俗称“炒饭综合征”。

何为“炒饭综合征”

“炒饭综合征”是指食用了室温下长时间放置的米面食后出现的,以恶心、呕吐、头昏、四肢无力、口干寒颤、胃部不适和腹痛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类食源性疾病,主要是由蜡样芽孢杆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物引起的。

以蜡样芽孢杆菌为例,该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水、空气中,生长温度范围20—45℃,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释放毒素,这种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食物主要为含淀粉较多的各类食物,室温放置的米饭就极易被污染,且外观一般无明显变化,看不到腐烂变质现象,很难通过肉眼辨别。米饭煮熟后但未完全食用时,通常会在室温下放置数小时以冷却,然后做成炒饭。在这个过程中,被细菌污染的冷米饭释放毒素,而加热并不能消灭毒素,进而引起消化道症状。

怎样预防“炒饭综合征”

1.严控加工制作时间

米饭煮熟后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一般不应超过2小时。制作炒饭时应确保食物加热均匀并彻底熟透。加工好的食物如不立即食用,应尽快冷却,低温保存,再次食用前应充分加热。

2.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外出用餐或订购外卖时,对炒饭、饭团、紫菜包饭、寿司等米饭制品,应确认食物的新鲜程度、储存温度和时间等是否符合要求,购买后应尽快食用,不宜久放。

3.集体配餐单位要防范风险

要严格控制好食物加工、放置、配送等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食品应使用密闭容器盛放,并标注食用时限和食用方法,提醒消费者尽快食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的,应在高于60℃或低于8℃的条件下存放。供餐过程中,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