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张军朝
袁尤素福只是一名民间中医,没有大学文凭,没有职称,而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却义无反顾地聘用他,为他和家人免费提供住房,投资数十万元建设中医文化传承室,保护他一生所抄录和收集的医书。这不仅反映的是大医精诚、惟是惟新,更是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中医是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长出的参天大树,从《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再到《本草纲目》,中医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成长’了至少5000年!”袁尤素福对记者说,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浩繁奥妙,几千年来,不仅在治病救人上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在中华民族精神以及道德规范的形成上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新时代,人们对中医文化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保护、传承、创新中医的呼声更加强烈,党和国家更是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如何把党和国家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上?
第一,要悟透中医文化的精髓。中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十分丰富,所涉猎的知识相当广泛,道德、伦理、养生无所不包,哲学、文学、自然科学无所不及。“学习中医必须有深厚的国学基础,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根本入不了门!”袁尤素福对记者说。
第二,要保护中医文化传承的民间力量。以师带徒、家族代传,是几千年来中医传承发展的主要方式,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培养了一代代中医传人。像袁尤素福一样,大多数民间中医文化传人没有职称,没有学历,没有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但他们深厚的国学、医学功力却足以让许多人敬仰。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需要保护、引导和充分利用。
第三,要全面认识中西医的区别和运用方式。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既要取长补短,又要充分认识其原理的不同。决不能用西医“化学”的方法衡量中医,为中医制定所谓的标准,而要充分挖掘中医的内涵和独特的医学理念。
第四,要有守正创新、博大包容的精神。正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所做的那样,一方面要利用好老中医、老专家的经验和资源,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新时代的中医文化传承人,抢抓机遇,不断推进中医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