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8日
以“助民、利民、便民、惠民”为服务宗旨,澄城县打造“澄心澄意·幸福邻里”党建引领城乡综合治理品牌
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动能”

端午节前夕,澄城县幸福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前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给老人送去节日祝福。 本报记者 甘甜摄

本报记者 甘甜 通讯员 相莹

“家门口的暖心驿站,有桌椅板凳、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器,还贴心地摆放了图书。”6月25日,澄城县宝塔社区长乐村小区居民王礼贤在同记者交流时表示。

近年来,澄城县以“助民、利民、便民、惠民”为服务宗旨,打造“澄心澄意·幸福邻里”党建引领城乡综合治理品牌,推出“红帆驿站”“红色物业”“板凳会”等治理载体,织密织牢基层治理“幸福网”。

“红帆驿站”延伸为民服务触角

志愿者手持理发工具,一边为老年人理发,一边陪他们聊家长里短……这一场景常常在澄城县幸福社区惠安苑小区出现。

为了向居民提供更加精准、贴心的服务,幸福社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辖区小区打造“红帆驿站”。为孤寡老人及行动不便的居民免费提供理发服务,是“红帆驿站”推出的特色活动。

在澄城县兴华社区澄馨苑小区,“红帆驿站”也颇受居民欢迎。“居民们参加书法、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以前小区没有活动场所,配套设施也比较陈旧。”澄馨苑小区党支部书记张宝成介绍,后来,兴华社区联合澄馨苑小区党支部和物业服务公司,对小区闲置的仓储室进行改造,打造了“红帆驿站”,为居民开展活动提供阵地和设施。

为了将暖心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澄城县全面摸底调查居民小区、网格分布情况,核实底数,建立台账,通过改造、新建、租赁、共用物业服务用房,或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居民小区建设“红帆驿站”,实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居民小区示范“红帆驿站”20余个,社区覆盖率达75%以上。

“红帆驿站”面积不大,但功能不少。在“红帆驿站”,居民可以阅读聊天、喝茶休息,还可以开展文化娱乐、志愿服务活动,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共驻共建单位成员经常在驿站交流讨论,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

“红色物业”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自从有了‘红色物业’,小区停车位规整了,电动车也有地方充电了,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起来。”日前,澄城县澄星花苑小区居民姜红海如是说。

澄星花苑小区业委会党支部隶属于澄城县公园社区党总支。业委会党支部积极参与小区治理,推动形成“小区居民自主提事、多方力量民主议事、共同商定解决需求、‘红色物业’跟踪监事”的居民自治模式。

物业服务事关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澄城县大力实施“物业党建联建攻坚计划”,在提高业委会组建率、组建“红色业委会”、加强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推动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工作上下功夫,推行“党建引领共治共管”的“红色物业”管理机制。

在“红色业委会”组建中,澄城县注重强化党组织对业委会组建、履职的指导监督,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小区党组织成员、在职党员、业主党员等参选业委会委员,并引入专业性社会组织,协助街道社区开展业委会组建换届工作。同时,成立业委会监督委员会,推动业委会依法依规履职。

“我们推广‘红色物业’,就是要用党建这根‘红线’,把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主等主体串联起来,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区共治,促进物业服务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澄城县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卢西芳说。

“板凳会”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没有会议室、没有讲话稿,在居民小院中,搬来几张板凳,党员干部和群众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一场“板凳会”就开始了。

如今,在澄城县的许多小区,这样的“板凳会”受到居民欢迎。“板凳会”打破了台上台下的隔阂,一改“有事没事会议室”的传统议事模式,让“有事板凳坐一坐”成为社区治理常态。

澄城县探索“庭院党建”新模式,打造“板凳会”党建品牌,将“板凳会”作为理论宣讲点、党群联系点、民情收集点,缩小党员管理半径,推动居民急难愁盼及时得到解决,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亲和力。

打造群众身边释疑解惑的“微课堂”。“板凳会”中,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引导退休党员、老干部、网格员和道德模范等担任“红色讲解员”,将党课搬到社区,让庭院广场变为“理论教学点”,为党员群众送上“家门口的学习大餐”。

“无论是党的方针政策,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是居民感兴趣、同居民息息相关的话题,都可以坐下来聊一聊。参与聊天的除了居民,还有县上和街道社区的干部、物业服务公司代表等。大家‘面对面’聊多了,心与心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澄城县宝塔社区党总支书记白佳表示。

“板凳会”由居民自主选择议事时间地点,促进各方主体进行有效沟通,鼓励群策群力,推动各方“合成一股力、拧成一股绳”,形成了一条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广开言路的治理之路。

通过“板凳会”,澄城县有效解决了小区路灯不亮、水暖管道不通、健身器材不足、绿化少、老旧平房吃水难等一系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800余个,推动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基层解决,更好地激发了居民自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