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卫生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7日
安康市汉滨区
“三驾马车”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本报记者 霍强 通讯员 肖兵

“要不是治疗及时,现在已经没有我这个人了。”6月14日,回想起10余天前“与死神赛跑”的经历,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清泉村村民张家代仍心有余悸。半个月前,张家代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镇卫生院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及时联系安康城区医共体的专家为他诊断、治疗,让他“捡回一条命”。

“从上转到完成手术,只用了3个多小时。我们为病人争取到了最佳治疗时间。”瀛湖镇玉岚卫生院院长胡甲庆回忆抢救张家代的过程时说,“我们与汉滨区第一医院组建了紧密型医共体。两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是一个战壕的‘战友’,联‘体’又连心,衔接十分顺畅。”

近年来,汉滨区依托紧密型医共体、“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家庭医生“三驾马车”,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方便、把病看好。

据介绍,汉滨区农业人口占比大,且大多数分布在山区。最远的镇政府到安康城区需3个小时车程。为破解农村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问题,2022年开始,汉滨区在原有区域医联体的基础上启动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由汉滨区第一医院、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和汉滨区中医医院3家二甲医院分别牵头,与11家镇(街道)卫生院组建了3个紧密型医共体。

“医共体开辟了绿色通道,各成员单位可享受远程会诊、双向转诊、人才培养、业务指导以及预约诊疗等服务。”汉滨区卫生健康局局长胡登基说。张家代第一时间得到了救治,正是受益于医共体建设。

目前,汉滨区3个医共体运转日趋顺畅,成员单位从组建初的11家镇(街道)卫生院逐步向其他32家镇(街道)卫生院、512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延伸。以汉滨区第一医院为例,该院与瀛湖镇中心卫生院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后,选派了由3名业务骨干组成的医疗小分队常驻瀛湖镇中心卫生院,还配备了一辆救护车,以便及时接诊患者。

除了医共体建设,汉滨区还筹资3000万元,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服务覆盖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如今,汉滨区所有镇卫生院的线下检查报告,均可远程连线城里的专家,并及时得到诊断。除了对下提供远程诊疗服务,3个医共体牵头医院还与北京、西安等地的三甲医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遇到疑难杂症可随时对上发起远程会诊请求。

胡登基介绍,自汉滨区启动医共体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后,家庭医生服务内容也实现了拓展。家庭医生除了上门为群众看病,还可借助远程门诊、预约转诊、延伸处方等线上方式进行诊断。

据统计,自2019年汉滨区“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投用以来,全区累计完成远程门诊、会诊500余次,双向转诊4768次,远程影像、心电、超声诊断28万人次,远程会议101次。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