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5日
协商接地气 议政顺民意

本报记者 刘印

6月12日9时许,西安市鄠邑区政协委员马永虎早早赶到了区政协“委员之家”。他对之前提出的“突出园田化道路优势”的建议有了新想法,打算和值班的区政协负责人继续探讨完善。

“委员之家”是鄠邑区政协为全体委员高效参与协商履职而打造的专属“阵地”。2022年一经启用,“委员之家”很快就成为委员与政协组织沟通、互相交流履职经验的重要活动平台。鄠邑区政协办公室主任施燕鸣告诉记者,在“委员之家”,每天都有专委会主任轮值接待来访委员,每周三为主席会议成员接待日。

“自从有了这个‘阵地’,不仅大家履职积极性高涨,政协组织的凝聚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说起“委员之家”的作用,马永虎深有体会。

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马永虎长期关注鄠邑区园田化建设。去年,结合自己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线索,马永虎向区政府、区交通局及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了“保护园田化道路”的建议,希望修复南北4号路和东西6号路的部分路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举措。经过与区政协有关部门的多次深入研讨,在今年2月举行的政协西安市鄠邑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马永虎将该建议完善为“关于突出园田化道路优势加快品质新区建设的建议”。

这正是鄠邑区政协主动探索搭建新平台,听民声、解民忧的缩影。

2021年以来,为了大力提升政协委员履职效能、惠及更多群众,鄠邑区政协持续推动工作重心向基层延伸,听取更大范围民意,先后成立了11个街道政协工作联络办和12个界别委员工作室,形成区政协“委员之家”、界别委员工作室、街道政协工作联络办、界别小组和学习联谊组有机互动的“一家一室一办两组”协商阵地格局,并通过开展街道政协工作联络办建设现场会、界别委员工作室大走访大调研等,不断提升基层阵地规范化建设和运行水平,有力促进基层治理和社会稳定。

不仅接地气,也要顺民意。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鄠邑区政协按照“切口小、求实效、出精品”的原则,紧扣促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并提出务实建议。2022年,鄠邑区政协的7篇调研报告获得鄠邑区优秀调研成果奖。

不仅如此,鄠邑区政协还引导委员通过“共性化+个性化”模式精准履职,积极参与环境整治、产业提升等工作,开展送法下乡、健康宣教、公益捐助等活动,为区域发展凝心聚力。

“下一步,我们将在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协商质效、优化履职平台、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围绕中心工作协商议政,促进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以创新探索和务实举措为‘诗画鄠邑、品质新区’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鄠邑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军考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