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5日
向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坚决亮剑

本报记者 甘甜

【典型案例】

宝鸡市渭滨区卫生健康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宏军破坏医疗领域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问题。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朱宏军多次干预和插手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及防疫物资采购等,不履行招投标程序,采取打招呼、透露标底等手段直接指定或帮助相关人员承揽项目,并收受贿赂,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朱宏军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8月,其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23年1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该案例被陕西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

【案例点评】

本案是一起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党员干部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包括该案例在内的同类型案例一共5起,曾被省纪委监委同期通报,案例中的行为有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为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有的收受贿赂、违规用权,干预插手市场经营活动;有的触犯法律、强取强要,损害企业合法利益,在此不一一赘述。

该案例中的行为属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项目并从中收受财物的违纪违法案件,严重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必须受到严肃处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七条,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浪费国家资财等违反法律涉嫌犯罪行为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列举五种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服务等活动的”是五种行为其中之一。

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是一个地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的集中反映。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每一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负有重要责任,对破坏营商环境的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规依纪严肃问责。

腐败和作风问题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经营主体、稳定发展预期中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要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把提升干部作风能力贯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始终;要严肃查处相关部门和人员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为群众办事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甚至收受贿赂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举一反三,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认真整改,让干部作风更好、营商环境更优、群众满意度更高。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