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教育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5日
扬科研风帆 助梦想启航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陕招生侧记

本报记者 吕扬

“我对今天前来参加面试的同学们的表现很满意,在问答环节中,他们各抒己见,气氛非常活跃。陕西考生最大的特点是朴实、认真,做科研工作就需要这种认真、踏实的品质。国科大培养的是科研精英人才,我希望能有更多优秀的陕西考生进入国科大求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招生综合面试现场,陕西籍院士种康表示。

6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的综合面试中,通过网上材料初审的陕西考生有472名。为了做好这472名学生的面试工作,国科大陕西招生组筹备月余,特邀中科院院士种康、国科大原纪委书记高随祥等数十位中科院各领域科学家,为陕西生源招录把关。

国科大今年仍采用“综合评价”进行选拔。面试主要考查考生表达能力、基础知识、学习兴趣与实践、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学科特长等多个方面。

“国科大2023年计划在陕西录取名额为:综合评价录取10名,统招一批次录取14名,奋飞计划(贫困生)5名。”高随祥说,今年国科大有15个专业在陕西招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学校有各类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多种类型奖学金,对于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还设有专门的助学金和奖学金等。

“2013年,国科大正式开始本科生招生。在这10年的招生过程中,陕西的学生表现十分优秀,在各个学科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真正体现出了陕西学子报效祖国,为中国的科技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潜力。希望今年陕西的学生可以胸怀大志、报效祖国,在奋斗中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种康院士说。

走出面试考场,西工大附中的韦同学和高同学表示,面试的问题都很开放,大家可以充分表达个人观点。

种康院士表示,国科大在课程和讲座中力求摒弃灌输方式,要求学生能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化繁为简,会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拓展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因材施教。他寄语同学们,从事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对所研究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并持之以恒。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