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陈嘉 通讯员 邓永新
5月29日,在汉阴县城关镇三元村凤凰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里,合作社负责人徐春正在指导工人加工茶叶。浓郁的茶香弥漫车间。
“今年以来,合作社已生产成品茶叶2500公斤,目前已销售1000余公斤,实现销售收入60余万元。”徐春告诉记者,前两天,合作社荣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近年来,汉阴县立足县域富硒生态资源优势,推出“富硒+”战略,通过培育富硒产业知名品牌,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特色富硒农产品热度,打通富硒产业发展瓶颈,壮大富硒产业规模,从而促进富硒产业实现良性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品牌培育,增强产品热度
截至目前,汉阴县培育规模以上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21家,年生产加工富硒特色农产品20余万吨。该县依托“镇园产业联盟”模式,带动3万余人参与产业发展,实现综合产值60亿元以上。在汉阴,“老树茶”这一品牌可谓家喻户晓。“老树茶”的饮品不仅深受很多人喜爱,其茶枕、茶叶汽车靠垫等产品也是很多人的居家必备。
“老树茶”企业负责人沈桂述告诉记者,企业在平梁镇太行村拥有的800亩茶园,海拔在1200米左右,光照、雨水都比较充足,且处在富硒带上。加之茶园田间管护采取物理防控、生态管护原则,让“老树茶”的品质有了保障。
“仅今年,‘老树茶’系列产品就已销售60余万元。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我们茶园还积极吸纳群众到茶园务工,仅2022年,在茶园务工的群众就达到2000余人次,发放务工工资40余万元。” 沈桂述一边指导工人包装茶叶,一边介绍“老树茶”的发展历程。
据了解,汉阴县已发展富硒茶、蚕桑、猕猴桃三大特色产业基地14万亩,其他林果2.65万亩,认证“两品一标”产品20个,创建汉阴猕猴桃、人文汉阴区域公用品牌,培育规模以上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21家,年生产加工富硒特色农产品20余万吨。截至目前,该县依托“镇园产业联盟”模式,带动3万余人参与产业发展,实现综合产值60亿元以上。
“+”政策扶持,突破产业瓶颈
和凤凰山茶叶专业合作社一样,平梁镇嘉木田源茶树良种专业合作社也是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该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集优良茶叶品种繁育、茶叶生产加工、茶叶营销以及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农民互助性经济组织。目前,合作社已建成“中茶珍稀良种”母本园164亩、良种茶苗繁育基地248亩、生态观光茶园760亩,以及厂房1200平方米、智能化清洁生产线2条,年产茶叶20余吨。
自《汉阴县农业(富硒)产业发展奖补办法》实施以来,合作社获得了各类奖补资金10余万元。合作社还联系专家工作站的专家团队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此外,在相关部门协调下,合作社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等高校建立了产业协作关系,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研发桑叶茶系列饮品,有效延伸了产业链。
“得益于专家教授的及时指导,合作社在新品种引进、新产品研发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仅2022年就通过‘832’平台、建行善融商城等渠道销售约670万元的产品。”平梁镇嘉木田源茶树良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艳说。
为加快富硒产业发展,汉阴县成立了富硒产业链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出台《富硒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农业(富硒)产业奖补办法》《富硒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此外,汉阴县为打通富硒产业技术瓶颈,相继成立安康华晔院士专家工作站、汉阴猕猴桃专家工作站等科研机构,实施富硒产业重大科技项目3项、专利授权14项,制定、修订汉阴县富硒茶、汉阴县富硒猕猴桃等各类标准11项。
“+”主体带动,壮大产业规模
在双河口镇斑竹园村,年过七旬的吴家贵在当地人眼中特别励志。他从在流转土地种植核桃,到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市级龙头企业,实现了退休后再创业。
2008年,从供销社退休的吴家贵看到村里有不少闲置土地,就想要把这些宝贵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斑竹园村山上野生核桃树比较多,吴家贵就决定在村里种植核桃。从2008年开始,在县林业局和斑竹园村“两委”的指导支持下,吴家贵流转土地1600亩,种植了从外地引进的辽核、鲁光、香玲等核桃优良品种,走上了发展核桃产业的道路。
后来,在林业技术专家指导下,吴家贵解决了核桃冬季病虫害防治技术难题,种植的核桃产量逐年提高。他还在核桃园使用富硒有机肥,进一步提升核桃硒含量。此外,吴家贵还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在核桃园里套种魔芋或中药材,以及在林下养殖土鸡、蜜蜂,增加了核桃园的产业收入。
“2020年,我成功申报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市级龙头企业,促进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如今,吴家贵的企业已累计种植核桃1600亩,套种魔芋500亩、丹参40亩,林下养殖蜜蜂200余箱。2022年,企业仅核桃一项就实现销售收入30余万元。
汉阴县围绕富硒茶叶、富硒猕猴桃等产业先后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27个,培育富硒食品加工企业32家,涉硒相关产品商标52件,富硒食品产业总产值达1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