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1日
在传统与现代中驭光而行
——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的启示

陈晓辉

威廉·迈斯特不会想到,近三个世纪后在遥远的中国,自己成长的烦恼同样在巴王超过身上激起回响。

巴王超过是西北大学教师张中华编剧执导、荣获“第十九届华表奖”的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中的小主人公。按照电影中明确的说法,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巴王超过的父亲姓巴,母亲姓王,父母希望他能超过所有人。不过,电影中没有明说的是巴王超过谐音“把‘王’超过”,而“王”代表了权力、财富和声望,超“王”意味着人们期望获得更多超值利益的强烈意愿。梦想实现这个愿望,依传统的做法,就是“读书”。只有读好书,才可以真正入仕、从商、治学。

正因如此,影片围绕巴王超过的学习问题,展示了“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和“师生互构论”三种不同教育理念的碰撞与矛盾,以期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深思。

以校长殷神仙为代表的教师,奉行传统教育理念,认为学习成绩才是证明学生自身能力的关键因素。他们以华生的行为主义、巴甫洛夫的刺激-反应理论为指导,奉行“教师中心论”,认为教育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推崇教师的知识灌输,相信学生是“被动的容器”,完全可以按照教师所希望的样子来加以形塑,于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然而,他们忘记了卢梭曾主张,教育的对象首先是自然人。人是自然的,人性是复杂的,也正因此,这种在大多数孩子身上成功的经验,在巴王超过身上难以显效。在殷神仙的眼中,巴王超过的调皮捣蛋的确超过了村里其他小孩,从学习成绩看,他就是班里的“学渣”。这对传统教育者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是无法容忍的。严重的偏见、强大的压力,使巴王超过只能抑制天性,选择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创建自己的独立王国和精神家园。那些自认为好玩的东西,都被他收纳进树上那个“好地方”的逼仄空间。要不是粉提老师的出现,没人能知道他后面会怎么样。

爱因斯坦认为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粉提老师对此深以为然。她用自己的善良、关爱、包容与尊重,重构了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观念。在这个教育观念中,教育者以罗杰斯的体验性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负责组织和引导,不再简单定义每一个学生,也不再随意否定每一个貌似匪夷所思的幻想,而是通过分型分类的个性化培养方式,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特点和兴趣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自己发光发热。影片中的巴王超过,在粉提老师的关爱和尊重,特别是鼓励和肯定之后,从一个下河玩水、上树掏鸟,在其他老师、同学眼中一无是处的负面典型和“问题少年”,转化为一个认真负责、乐观自信的“超能英雄”。他不仅出色完成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学习成绩有了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懂得了是非判断、道德判断,自信且独立,在生活中敢于和坏人抗争,在学习中敢于向舞弊说不,得到同学们的拥戴。

影片最令人深思的地方在于,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奉行“学生中心论”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很难划定一条安全边界。这对很多师生,特别是对那些心智还不成熟的少年儿童而言,越界的情况便会时常发生。就是因为粉提老师不知道如何划定这个界限,巴王超过把老师对他的信任、鼓励和对学生的喜欢理解为他们的关系比其他人更紧密,也更私密。这导致他洋洋得意地说其他同学不配进入粉提老师的办公室,要他们等在办公室外面。甚至,在粉提老师的男友出现后,巴王超过有了被忽视、遗忘的失落感,更有了心爱之物被人抢走的疼痛感,以至于想要报复粉提老师的男朋友。虽然事与愿违,在粉提老师代男友受过后,巴王超过非常后悔,但却已于事无补。如若不是粉提老师的那份来信让他卸下心头的万钧重担,与自己和解,重新获得成长的勇气和力量,巴王超过可能就会痛苦终生,很难在传统与现代的割裂中驭光而行。这就提醒我们,当下的教育应该建构一种更加健康的“互构式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以身份认同为依据,确定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在教育教学中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和专业技能达成为中心,师生互为主体,二者以问题为导向,在一定的情境和教学过程中互动激发,相互学习、相互滋养、相互成就。这可能是影片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杜威认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能否不断地改组或改造经验。影片提供的“互构式师生关系”无疑是当下人们对传统教育观念的积极改造。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天,希望影片能够唤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和对孩子的关爱,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被温柔以待,被尊重引导,开启别样的青春之旅,心中有梦,眼中有光,不惧风雨,不畏前程,慨然奔赴下一场山海。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