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郭诗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
本次省教育厅和省教科院组织的城乡教师“结亲式”帮扶,有效地变教育“输血”为“造血”,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根本上打造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
乡村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根本,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改变传统的送教下乡等“输血式”帮扶,让乡村教师真正成长起来,是乡村教育发展壮大的关键。“结亲式”帮扶,不仅仅是让乡村教师学习省级名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是通过省级名师的引领示范,让乡村教师在帮扶过程中“举一反三”,从根本上优化教学理念,完善对学生的培养方式。
“结亲式”帮扶,扩大了城乡教师的“朋友圈”。乡村教师由于长期在基层,打交道的通常也是基层教师,视野相对有限。通过“结亲式”帮扶,乡村教师可以在名师的帮助下开阔视野,了解城市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甚至与更多名师成为朋友。同时,名师也能在“结亲”中更深入了解乡村教师的需求,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从而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
“结亲式”帮扶有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可以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帮扶传递至乡村,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