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社会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8日
特殊儿童,特别的关爱

本报记者 张斌峰 通讯员 陈孝伟 胡桃锋

“每个周六的上午,小海都在桥上等着我,‘嘿嘿’地笑着向我走来。”4月10日,和同事们说起送教工作,旬阳市红军镇中心学校的李先顺老师很欣慰。

“小海比以前开朗多了,看见别人也不会躲了,生活习惯也好了。”说起送教上门以来儿子的变化,小海的父亲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像小海这样的特殊儿童,旬阳市目前有62名。因为他们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学校只能采取送教上门方式,让他们也能接受教育。

小海患有脑瘫。2013年,为了方便孩子入学,父母花光了所有积蓄把家从半山腰搬到了公路旁,希望小海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学校教育。但是小海进了学校后,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与人交流,吃饭要同学和老师去喂,上课时还会跑出教室……苦苦坚持了一年半,小海父亲把孩子接回了家。学校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时任红军镇中心学校副校长的崔兴启,每个周六都会来到小海家,为小海“上课”。

2021年9月,崔兴启退休。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学校的骨干教师李先顺和刘吉伶在教学之余主动挑起重担,成为送教上门教师。

李先顺经常去小海家开导他,和他交朋友,并为他定下目标:一个月时间学会整理桌凳灶台,一个月时间学会整理床铺,一个月时间学会整理衣物,一个月时间学会清洗小件衣服。

“和小海家人一起坚持下来,小海真学会了,他还在微信视频中向我‘展示成果’。”李先顺翻看着自己的微信聊天记录,眼眶湿润。

每一次去小海家,李先顺都会带着小海爱吃的零食。为了改变小海孤僻的性格,学校过“六一”和庆元旦时,李先顺会把小海接到学校,让小海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在小海过生日时,李先顺不仅带着蛋糕,还带来了两个孩子,让他们陪小海过生日。“看到小海会和其他孩子互动了,还把蛋糕递给我,我觉得这一切的坚持都很值得。”李先顺说。

红军镇中心学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组成送教团队,按照每月不少于两次的标准对特殊儿童进行送教。“送教人员围绕送教课时计划进行教育教学,并做好记录、评估和反馈,记录送教对象的日常表现和目标达成情况。”红军镇中心学校负责人柴朝军说,“在送教的同时,老师们要适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普及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家教经验。”

截至目前,旬阳市各学校共对62名特殊儿童进行送教,保障重残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