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讯 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致贺信在我省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框架下,同亚洲各国携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陕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继奎表示,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深切感受到贺信内容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为我们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牢记习近平主席的嘱托,积极参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鼓励引导我省文博工作者拓宽国际化视野、深化学术性思考、取得突破性成果,打造开放、共享、国际化的文物交流合作高地;积极与亚洲国家在文物保护的原则理念、体制机制、创新举措等方面开展经验交流,共同探索文物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让古老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创造价值、赋能发展,共同为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贡献更大力量。
西安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超表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西安开幕,会上发布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西安宣言》,对西安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致贺信,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为文明交流互鉴、文物事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西安作为世界文明古都、古丝绸之路起点,在亚洲文明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精神,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框架下,依托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等重要平台,与亚洲国家在联合考古、古迹修复、博物馆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西安文化遗产保护驶入“快车道”,为保护亚洲文明精华注入新的、更强的文化力量。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长寿表示,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古代中国与欧亚地区进行文明交流的中心,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西安召开,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促进中国与亚洲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殷切期望。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愿在联盟框架下,同亚洲各国携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陕西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在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不断进行研究探索,为推动陕西的文化遗产国际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夏商周考古研究部主任、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成员、赴哈萨克斯坦联合考古队现场负责人丁岩表示,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进一步激发了我们赴中亚考古工作者的自豪感,增强了继续开展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院赴哈萨克斯坦团队在天山北麓伊塞克草原地带联合开展多项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相关遗址研究和保护提供了科学资料支撑。近期,我们将再次赴哈萨克斯坦开展考古发掘,在实际工作中领悟贺信精神、贯彻贺信要求,奋力为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深化、为中哈两国人民的相知相亲作出应有贡献。
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王伟表示,习近平主席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致贺信,为强化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描绘了全新蓝图。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主席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对中国文博工作者的殷切希望。陕西是亚洲文化遗产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汉长安城、张骞墓、大雁塔、小雁塔、大明宫等文物古迹作为见证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往的历史丰碑,展现了亚洲文明璀璨成果、记述了丝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外事活动中提到兵马俑、鎏金铜蚕、法门寺琉璃器等陕西出土的珍贵文物,亲切接见陕西中亚联合考古队,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物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最大鼓舞、最大支持、最大动力。
陕西省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科技大学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朱建锋说:“习近平主席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致贺信,对我们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校人员是巨大的鼓励,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校依托学校纸张、皮革、硅酸盐等学科优势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积累的丰富经验,先后获批‘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地下文物保护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创新引智基地’等高水平研究平台,致力于用科技力量开展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传承、创新研究。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持续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赵荣表示:“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后,我深受鼓舞。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桥梁,众多的文化遗产凝聚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历史记忆。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与中亚国家开展联合考古与学术研究,既对久远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也对丝路文化遗产保护达成新的共识,更体会到民心相通的重要意义。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将继续深化同各国学者开展丝路考古、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及文化交流传承,努力打造开放共享的考古合作研究与人文交流平台,积极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在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面作出新贡献。”
(记者 张琪悦 赵茁轶 吕扬 郭诗梦 付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