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6日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西安宣言》发布

本报讯 (记者 张琪悦 赵茁轶)4月25日,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西安举行,来自亚洲22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的150位代表出席会议,正式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联盟理事会达成广泛共识,并发布《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西安宣言》。

各方认为,亚洲文化遗产是亚洲辉煌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是亚洲人民乃至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财富。各方注意到,当今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世界文明百花园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明间包容共存、交流互鉴。

各方将以全球文明倡议为新契机,共同倡导世界文明多样性,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建设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支持联盟发展,共建合作平台。各方秉承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原则,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分享优秀案例,支持项目开展,宣传联盟成果,扩大联盟影响。

保护城乡记忆载体,共续文明根脉。各方共同推动城市和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探索文化遗产与旅游和环境提升融合发展的模式,助力亚洲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亚洲文明韧性。

实施联合考古研究,共释文明价值。各方围绕“人类探源”“文明起源”“丝绸之路”等主题,实施合作考古,挖掘亚洲文化内涵,支持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形成更加紧密的共同文化纽带。

举办文物展览展示,共享文明记忆。各方共同推动博物馆馆际合作和文物展览交流,融合线上线下传播方式,通过文物分享精彩动人的亚洲记忆,加强亚洲人民相互了解。

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共守文明见证。各方联合开展重要古迹遗址的保护与修复,共同助力文化遗产灾后抢救和修缮,共同打击文物非法贩运、促进流失文物返还。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方法联合攻关,实施土遗址、木结构建筑、纸质文物、纺织品保护等具有亚洲地域特色的文物保护项目。

加强文物交流传播,共襄文明传承。各方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开展学术交流,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亚洲模式和技术标准。创新传播方式,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公众教育。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