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商南县青山镇蜜薯种植为传统产业嫁接上科技的“基因”,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生态产业,形成联动机制,实现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价值提升。
一、案例背景。青山镇资源丰富,农耕文化独具特色,以山色苍秀、四季常翠、周年绿色不改而得名。青山镇因地制宜,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原有传统产业发展基础上,探寻出蜜薯种植产业发展新路径,使古镇“青山”重换“新颜”。
二、具体做法。(一)探索“一条路径”,发展生态产业。提升茶园、果蔬园等单季独茬作物土地利用价值,深挖资源、环境优势,加快传统产业更新升级,探索发展蜜薯种植,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二)实施“一种方式”,带动多方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整合闲置土地,形成200亩蜜薯育苗、科研基地,带动群众种植万亩蜜薯。蜜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金元宝”。
(三)坚持“一等品质”,形成生态优势。依托特有的土地、空气、水等物候特色,种植中不喷洒农药,使用有机肥,产出的蜜薯绿色、健康,确保“好品质+好品牌”,提升生态农产品附加值。
(四)采用“一键营销”,提升市场销量。组织网红、媒体和科技人员等应用抖音、公众号、直播带货现场打卡宣传、推介蜜薯,实现网络连接田间地头和百姓餐桌,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主要成效。(一)生态底色更亮。种植蜜薯对土壤修复和水土保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还减轻了农户小规模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优势彰显。
(二)生态溢价更高。坚持生态种植、有机种植,保证产出的蜜薯品质,市场上普通红薯价格在1.2元每斤,青山精品薯可以卖到5元每斤,生态溢价4倍以上。
(三)发展红利更多。蜜薯规模化种植产生聚集效应,带动了旅游、农家乐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拓展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同时,政府搭建了合作共赢平台,使农户和企业能够共享生态红利。
专家点评 秦晓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好生态孕育出原生态的优质农产品。青山镇依托独有土壤、水、空气等自然环境优势,引进特有蜜薯品种,因地制宜,强化规模效应,注重多方协作,形成了“政府引导+绿色种植+营销助力”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通过品质和品牌控制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蜜薯小产业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大跨越,小小蜜薯苗正成为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大“钱”景。
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商洛市秦岭生态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