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周明 李旭佳
每一次走进国能榆林化工采访,都是对煤化工产业认知的不断深入、不断刷新。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煤化工产业高污染、高排放。但实际上,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现代煤化工产业。
国能榆林化工显然是一个认识的绝佳窗口。当一个个先进装置拔地而起、首创项目顺利投产,不仅意味着“乌金”煤炭完成了“由黑到白”的工业旅程,更标志着国能榆林化工正坚定地走在绿色低碳发展大道上。
探索废水处理工艺新模式,在国内煤制烯烃行业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作为国能榆林化工“三废”的“大管家”,公用工程事业部水处理装置经理刘飞深知,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榆林发展煤化工有多难,可这个难关必须闯,“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把煤炭资源‘吃干榨净’,才能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如今,“绿色”已注入了国能榆林化工的发展基因。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国能榆林化工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勇挑大梁,勇开新局,让煤炭消费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实,让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越来越“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