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丹凤素有“中国天麻之乡”的美誉,是陕西天麻第一县和中国北方主要的天麻集散地。2021年全国第七届天麻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丹凤天麻开启了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一、案例背景。丹凤天麻肉肥色佳、药效高,是天麻中的上品。丹凤县作为天麻最佳适生区,30多年来探索完成了由采伐木材栽培天麻为主的传统产业模式向全产业链模式的蝶变,形成了以“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为基础,“购天麻、吃天麻、饮天麻、研天麻、游天麻”多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具体做法。(一)科技赋能,全力拯救濒危物种。20世纪70年代以前,天麻以采挖野生为主,野生天麻濒临灭绝。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丹凤县聘请国内知名天麻专家开展技术研发,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术难题,大力发展天麻产业,推进林区产业换代升级,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二)龙头带动,不断壮大生态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建成占地1250亩、总投资2.8亿元的国内规模最大的良种天麻产业园,出台扶持政策,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促进天麻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被商洛市确定为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的标杆项目。
(三)集约发展,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建成国内领先的“天麻研发中心”,根据全县森林碳汇储量,控制天麻发展规模,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供需平衡。培育“蟒岭红”优质菌种,提高了产量,缩短了种植周期,减少了菌材使用量。研发出立体、温室、庭院等多元栽培技术,解决天麻种植与林粮争地、破坏生态的矛盾,守护了绿水青山。
三、主要成效。(一)生态产业成效显著。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天麻栽培面积2万余亩,平均年产鲜天麻5万吨,带动辐射3省10市23万亩种植生产,就业创业50万人,成为群众增收的“黄金”产业。
(二)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延长天麻加工、天麻食品、天麻菜肴、天麻交易、天麻旅游等产业链条,拓展了天麻产品市场需求,提升了天麻附加值,综合产值超20亿元。
(三)生态品牌誉满华夏。“天麻小镇”已成为自然康养的绝佳胜地,第七届全国天麻会议在丹凤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丹凤天麻”品牌影响力,使丹凤天麻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专家点评 张远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丹凤天麻能够在全国天麻产业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丹凤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种植环境优势,更受益于保护和拯救濒危物种的意识与行动。通过科技助力和天麻产业园区的龙头带动,形成了集天麻良种选育、菌种研发生产、技术推广、示范种植、产品加工、天麻交易、药食同源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就了野生植物物种价值的变现,绘就了一幅天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蓝图。
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商洛市秦岭生态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