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碑林区举行庆祝建军95周年军政座谈会暨文艺演出。

碑林区召开烈士遗属代表座谈会。
悠悠古城墙,见证拥军本色;潺潺护城河,高唱爱民赞歌。从“双拥运动”在延安的发祥起源,到子弟兵护城河清淤造就的“一波碧水绕长安”;从战“疫”勇士除夕夜的逆行出征,到碑林区关爱防控一线军人军属“硬核”举措的迅速出台;从军民融合发展共筑强国梦,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时代颂歌。“双拥”,这一跨越时空的光荣传统,在碑林区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军民”,这一水乳交融的鱼水亲情,在碑林区血脉相连,与时俱进。
强化政治引领 凝聚奋进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全区上下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赴延安、宝鸡扶眉战役纪念馆开展“踏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赴蓝田葛牌镇苏维埃政府革命纪念馆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接受精神洗礼,坚定理想信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被评为“2022年度全省退役军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在组织上加强领导,在政策上鼎力支持,在经费上全力保证。区委书记、区长共同挂帅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明确目标任务,尤其在筹备全区烈士遗属代表座谈会、打造全省首个小区红色教育阵地活动中,亲自指挥部署、亲自推动落实,保证任务高质效完成,双拥组织领导落到实处。
健全体制机制。在全市率先设立双拥工作科,落实编制职数。修订完善了《碑林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和工作制度》《军地互访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规定。建成“一中心两站”108个,其中区级服务中心1个、街道服务站8个、社区服务站99个,市级三星级服务站达到100%,各街道、社区同步成立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的双拥工作体系。
强化宣传示范 培树品牌亮点
建强宣传阵地。开设区政府网站“双拥专栏”宣传政策法规。新华网等央媒点赞“爱国拥军好少年”赵彧可感人事迹,人民日报报道邮储银行拥军驿站“小驿站彰显大情怀”。陕西日报、西安电视台、西安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碑林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发放工作、烈士遗属代表座谈会以及红缨花园小区红色教育阵地落成仪式。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公众号《致广大官兵、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慰问信》和《碑林区“拥军崇军联盟”期待您的加入》点击量均达到5000余人次。利用辖区商业综合体、LED广告屏集中播放双拥宣传标语、视频,立体化营造双拥氛围,宣传引领成效显著。
丰富宣传内涵。在全区范围内征集英烈故事并组建红色基因宣讲团,开展红色故事“五进”活动,组织英烈属代表30余人进行宣讲,累计开展宣讲活动50余场。联合西安市英烈褒扬促进会在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朱雀分校组织开展“巾帼筑梦新时代、扎根绿营绽芳华”宣讲活动;组织小雁塔小学500余名学生赴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英模馆、蓝田军事基地、西安烈士陵园等地开展崇军爱军主题活动,激发拥军情怀,丰富双拥内涵。
致力品牌打造。柏树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入选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全国双拥办遴选确定、全省唯一的小雁塔小学国防教育陈列室建成投用,市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专题培训班百余人现场观摩,在全市形成示范引领;联合陕西省慈善协会,投入100余万元,打造红缨花园全省首个小区红色教育阵地;建成全省首家本科类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全市首条双拥示范街、全市首个金融行业“拥军驿站”;全省首家退役军人劳动关系调解专属服务站、全省首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直播电商培训基地、全区首家民营医疗企业新长安妇产医院“双拥医院”相继挂牌成立,精心打造社会化拥军行业标杆;全区5家单位2名个人荣获“西安市爱国拥军单位、爱国拥军人物”称号,双拥工作亮点纷呈。
强化政策落实 助推优质服务
狠抓拥军实效。聚焦主责主业,夯实拥军优属基础。移交安置、社保接续、优待抚恤、褒扬纪念、权益维护、帮扶援助等各项政策全面有效落实。区级四大班子一把手定期走访慰问驻军部队,关心部队建设、解决官兵关切。区政府投入800余万元,完成西安警备区4栋老旧家属楼改造工程。近三年,高质量安置军转干部83人、转业士官101人,接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228人;累计发放优待抚恤补助金1.8亿元,发放省市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29.3万元;慰问烈士遗属183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共计19.8万余元,为三属和伤残军人办理拥军卡共593张,优抚安置权益保障更有力度。
聚焦精准服务。推进全区2万余名退役军人精准信息采集和建档立卡工作,提高服务满意度。组织22名转业士官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召开政策宣讲,助力华丽转身;完成全区560名军转干部基本信息收集摸底和1477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档案管理数字化工作。发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作用,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就业支持、创业孵化等免费服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0余场次,提供岗位3万余个,3200余人求职,3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用心用情帮助解决就业难题。
注重协调联动。全区军政企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近年来,区人武部、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军民融合办、银行等单位,协力落实8名随军家属事业编制7人,行政编制1人,687名军人子女享受定点入学及教育优待。邮储银行“拥军驿站”开辟退役军人服务绿色通道,提供暖心服务,发放各类抚恤金和伤残金等国家补贴项目资金2.1亿元,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贷款8000万元,发放再就业贷款1.1亿元,“小驿站”彰显了“大情怀”。
强化举措创新 彰显情怀担当
优化拥军政策。建立健全边海防官兵家庭信息台账48户,形成“一对一”联系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庆送喜报工作,累计发放慰问金13.3万余元。举办春季入伍青年欢送大会暨立功喜报庆送活动,彰显碑林双拥内涵;辖区16家医疗机构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家属提供“四优先”“三减免”服务,通用环球中铁西安医院累计优待2349人次,减免费用47万余元;为辖区内两地分居现役军人家属提供每人每月4小时的免费家政服务,累计670余小时,拥军优属举措更新、效果更实。
传递拥军温度。在全市率先举行“现役军人立功喜报集中庆送”暨“退役军人优待证首发仪式”。首次召开“退役军人荣立战功代表”“优秀转业军人代表”“边海防现役官兵及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属代表”“优秀退役军人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向参会代表赠送荣誉纪念牌。2023年春节前夕,为全区560名军转干部及部分自主择业干部赠送刻有“军魂永铸”字样兔年荣誉纪念印章,尊崇尊重更有温度。近期,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全区烈士遗属代表座谈会,向烈士遗属代表赠送“致敬英烈、关爱烈属”荣誉纪念牌,尊重尊崇更有厚度。
赢得拥军回馈。驻区部队积极参加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西安警备区每年协调1800余名军人子女入学,为350余名军人子女中考加分优待,累计为46家驻军600余名家属解决就业问题;区人武部出动民兵648人次参与疫情防控;空军986医院投入拥政爱民专项资金120余万元,结对帮扶2个贫困县医院;武警陕西总队累计帮助22个村774户2569人脱贫摘帽;武警西安支队执勤二十一中队积极完成联勤巡逻、十四运安保、马拉松安保等勤务保障;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先后组织数10万学子赴延安滋养初心、淬炼灵魂,被央视誉为“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先锋”,连续8年累计筹措200多万元,对汉中市留坝县江口镇小川子村进行帮建帮扶帮带。驻区部队始终不忘初心、弘扬光荣传统,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王鹏波 赵绒)
西安市碑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