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李羽佳 通讯员 李刚
“说到陪伴孩子,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很简单,不就是在孩子身边嘛。那其实不叫陪伴,只能说是父母待在孩子的旁边。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陪伴方式?”3月29日,在洋县第三期“家教家风微课堂”上,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老师高涛说。
春季开学以来,洋县妇联与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整合优质资源,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家教家风微课堂”栏目,解决广大家庭遇到的教育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开设这个‘家教家风微课堂’真的很好,不仅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好方法。”家住溢水镇西河村的白莉莉说。
白莉莉的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她明白多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有益,每天上学、放学都会亲自接送,回到家里也尽可能陪在儿子身边。但她发现,孩子比较反感自己陪在他身边。
“通过微课堂我意识到,自己虽然在孩子身边,但是更多的是督促和唠叨,并没有真正倾听和理解孩子,还在无形中伤害了他。我现在开始更加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摸索适合我们家的有效沟通方式。”白莉莉说。
在做好线上服务指导的同时,洋县积极开展“阳光校园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进家庭、“鹮乡家风大讲堂暨家庭教育”亲子交流等主题活动,根植家庭教育新理念。
“请1号家长模拟家长、5号家长模拟不小心摔坏了手机的孩子,1号家长以大声批评训诫和平心静气了解事情原委两种方式对待5号家长,最后请2号家长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3月23日,在纸坊街道孟浴村,鹮乡家风大讲堂暨孟浴村家庭教育交流活动正在进行中。
孟浴村的中小学生大多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照顾。交流活动中模拟的摔坏东西、沉迷手机、与家人发生矛盾等情形,真实发生在各个家庭,家长们在情景再现中,切身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和想法,也在换位思考中逐渐改变家庭教育方式。70余名家长都对这一活动赞不绝口。
“您好,我们是县综合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请您出示一下进货和出售情况登记簿。”“此处的‘未成年人禁止入内’标识已经模糊,应尽快更新。”3月17日,在洋县南大街,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正在校园周边进行检查。
“我们加大对图书、报纸、音像制品等销售场所和网吧、电影院、KTV等娱乐经营场所的检查力度,既开展集中治理,也不放松日常监管和动态巡查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文化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何菊说。
执法人员开展校园周边安全大检查、交警在学校附近的主要交通路口设置交通“安全岗”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校园内开展“护苗”知识讲座和亲子阅读等活动……今年以来,洋县充分引导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不断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撑起“护苗”安全伞,用爱守护青少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