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2023年全国两会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9日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持续激发动力活力

本报记者 刘居星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活力之源。过去五年,我国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对今年的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建议。全国两会上,来自陕西的代表委员围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展开热烈讨论,表达感受和意见。

持续深化国企改革 推动发展提质增效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五年来,我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企聚焦主责主业优化重组、提质增效”。

“作为陕西国企改革的‘排头兵’,陕西交控集团因改革而生,更因改革而兴。”全国人大代表、陕西交控集团董事长张文琪介绍,陕西交控集团自2021年1月30日重组成立后,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75项,企业发展的潜力和改革的动能充分释放。与重组时相比,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1%、资产负债率下降3.06%。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张文琪表示,陕西交控集团将始终坚持改革不动摇,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要求,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确保到2025年实现集团“7783”战略目标。

谈到下一步具体工作,张文琪介绍,企业将开展改革“回头望”,动态调整优化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修订完善制度,压减管理层级,重塑管理流程,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巩固改革成效;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党委把关定向与董事会科学决策有机统一,动态优化“两会一层”决策议事清单,提升公司治理质效;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三级公司专业化整合,完成科技板块上市;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集团管控能力,完善市场化考核激励、薪酬分配和选人用人机制,让改革的“化学反应”催生发展的“加速度”。

立足服务实体经济 促进金融稳定发展

过去的五年,我国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改革化险,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加强金融稳定法治建设。对于今年的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建议,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荣民控股集团董事长史贵禄认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关键行业,处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核心位置。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信托法等,都是围绕各行业自身业务制定的法律。他建议,制定具有跨行业、跨部门统筹全局协调金融稳定功能的法律制度,通过立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保障。

史贵禄建议,加强金融风险全面防控的法律制度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等各种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潜力;精准聚焦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以风险管理为主线、以资金融通为手段、以经济补偿为兜底,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史贵禄认为,可以通过立法建立完善风险处置机制,及时处理金融风险,筑牢金融安全法制基础;通过立法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作用,提升金融监管信息共享和统计分析能力,保障金融数据安全。

加快破除隐性壁垒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破除各种隐性壁垒,一视同仁给予政策支持”等话语,让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张华俊印象深刻。

着眼今年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张华俊认为,这些部署鼓舞人心、提振信心,体现了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

在日常工作和调研中,张华俊注意到,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率较低。“一方面,民营企业对技术人员评定职称的重视程度不够,民营企业薪酬主要与岗位挂钩,技术人员获得职称后不能马上带来明显的利益,因此缺乏积极性和紧迫感;另一方面,现行评审体制学术导向强,而民营企业技术人员大多理论水平有所欠缺,但实际业务水平高,技术熟练。”张华俊认为,为稳定民营企业人才队伍,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有必要加强民营企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

张华俊建议,各级人社部门要针对民营企业人才的特殊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标准,将参评对象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把实地考核、现场答辩作为主要评价手段,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此外,根据民营企业人才数量庞大、分散不集中的特点,各级人社部门要下放评审权力,授权工商联、行业协会、学会等积极参与民营企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引导民营企业制定完善包括薪酬、培养、职务晋升等内容的激励保障措施,从制度上形成有利于民营企业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