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文化遗产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31日

跳跃在指尖上的艺术

迂平制作的“龙凤呈祥”面花。

一月十四日,小朋友们开心地展示着兔子面花。

1月14日,迂平正在给蒸好的面花上色。

本报记者 李静茹文/图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一首家喻户晓的《腊月歌》道出了人们为迎接春节所做的准备。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尤其在春节这样阖家欢乐、举家团圆的日子里,“食”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在黄陵,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依照当地惯例制作面花。面花俗名“花馍”“窝窝花”“糕花”,也称“面塑”。黄陵面花形式多样、姿态各异,兼具供奉、观赏和食用等多种功能,制作流程复杂、工艺精美、构思巧妙,以形神兼备的艺术造型、鲜艳明亮的色彩运用、简单质朴的吉祥寓意,将春节的氛围烘托得分外红火、热闹。

■ 年节中的黄陵面花

黄陵面花自古以来就与黄帝的祭典不可分割。《史记》记载,为缅怀黄帝功德,祈求风调雨顺,祭祀时,人们以太牢、时令水果、鲜花、五谷、饼羹供奉于灵位之前,行三拜九叩之礼,至虔至诚。其中,饼羹是尤为重要的祭祀贡品。后来,在祭祀中,人们通过捏制面花替代饼羹。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用面花祭品祭祀祖先这一民俗,逐渐由官方向民间转化,并与当地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使面花具有了普及性和平民化特征。发展至今,面花在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成为祭祀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陵面花种类繁多,既包括造型精美、色彩丰富的硬盘馍,也包括家常的素色馍。黄陵面花制作工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实用性极强。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黄陵面花也被称作“花供”“供馍”“罐罐馍”“油饽饽”“喜斗子”“油馍”“硬盘”“茧”等。制作时,人们通过揉、捏、梳、剪、按、压、蒸等工艺,将用面粉、食用色素、水等原料和制好的面团,制成形态各异的面花。

在黄陵及其周边,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都要蒸“供”、蒸“枣山”。蒸好后供奉在灶前,敬神祈福、祈求平安。同时,还要为孩子蒸老虎馍、兔子馍、馄饨馍,为老人蒸油馍、油包包。虎寓意孩子虎虎生威,活泼健康;兔寓意孩子机敏灵活,可爱可亲;油馍寓意老人健康长寿,全家安康。这种习俗,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到了元宵节,各村各户还要蒸制“插花供”。人们将竹签、高粱秆等作为主杆,以绿色纸缠绕,然后用面团捏制出各种造型,如牡丹、菊花、莲花、十二生肖、吉祥动物等造型,插在主杆上,再把主杆插在大圆馍上蒸制出笼,祈求风调雨顺。

清明时节,待天南海北的人到黄帝陵前祭祀祖先时,当地面花能人便纷纷显露身手,按照公祭的最高标准捏制出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面花作品。其中,不乏“二龙戏珠”“鱼戏莲花”“凤凰戏牡丹”“百花争艳”“狮子滚绣球”等上乘之作。黄陵人也要蒸罐罐馍,而这时的罐罐馍必须有“腰带”,就是在圆馍上缠上三条搓成的带状面条,周围再饰以用面做的指尖大小的小鸟等动物,并在圆馍顶子上捏制出牛头、猪头、虎头、盘蛇以及麦垛、各种粮食、花卉等形状。

农历七月七,各村十六岁左右的少女在家要泡制巧芽芽,捏制十个“插花供”。中秋节,当地还有敬月神的习俗,同时也蒸制“花供”。

孩子过满月,自家和亲戚都要蒸制老虎、兔子面花十到二十个;过百天、过第一个生日,也同样如此。结婚时用的面花称“硬盘”,主要是男女双方家里蒸制,蒸的大馍有轮盘大小,上面有各色动物、花卉图案,里面包上核桃、枣、麸子等。老人过寿时,还要蒸寿桃……这些面花,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黄陵人民淳朴善良的性情和对先人的感戴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很深的历史文化。

■ 传承中的心手相连

1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前一天下的雪还没完全消融,颇有“瑞雪兆丰年”之感。踏着雪,记者走进黄陵县轩辕社区黄陵面花传承人迂平家中,各式各样的面花映入眼帘,花鸟鱼虫、卡通动物,无不栩栩如生、精巧传神。为迎接新年,迂平正在蒸各式各样的兔子馍,以及每年都会准备的馄饨馍、开心馍、油包包等黄陵特色面花,厨房里飘散着小麦的香气。

“小时候过年,各家会准备几大盆面。从发酵、和面、揉馍到蒸出锅,邻居亲戚相互帮忙,不分日夜蒸出一锅锅寓意生活蒸蒸日上的年馍。那时候,我妈、我奶奶都会做面花,大多是做兔、虎,我也特别喜欢。现在,逢年过节或者娃结婚的时候,家里人也会做些面花,传承着祖祖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迂平说。

52岁的迂平在家人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做面花。利用闲暇时间,她时不时都会拿出面团捏上几个,越捏越喜爱。2015年,迂平找到黄陵面花非遗传承人赵爱芳,提升自己的面花手艺。如今,迂平自己也捏得一手好面花,成为黄陵面花传承人。她精巧的手艺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了解面花、学习制作。

“面花制作,发酵是关键。酵大了,馍蒸出来就‘笑了’;酵小了,馍蒸出来没棱没角,形象不丰富。这些都没有具体的定量标准,全凭自己多年的经验去把握。”迂平指着一个刚出锅的开心馍说。

黄陵面花制作工具主要有小刀、篦梳、顶针等。制作人通过压、按、点、剪等手法,用面团塑造出点、线、面等,再用红辣椒油面作装饰,用豆子、大枣、花椒籽等镶嵌眼睛,捏制出各种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的艺术品。制作步骤大约分为一滚,二捏,三镶,四印,缺一不可。捏制好,上锅蒸,十来分钟后掀起锅盖进行整形。接着再蒸,蒸熟出笼后,趁热点、抹、擦、撒给以补色。在热气腾腾之中,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就在艺人的指间脱颖而出,一排排的面花就这样诞生了。

黄陵面花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在和面时就加入食用色素,和成各色面团。这样一来,做成的面花色彩更加鲜艳,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

对于面花爱好者来说,黄陵面花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还传承着一种情感,传承着爱与祝福。

“面是软的,心是热的。这几年我也带了一些徒弟,有到家里跟我做的,也有参加培训班的。县妇联培训活动上,我也经常去做面花。基本上每个乡镇我都去过,给大家教做面花,让大家也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我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热爱面花,一代一代把黄陵面花制作技艺传下去,让黄陵面花越做越好、越做越精致,不被后人忘记,也不被历史遗忘。”迂平说。

■ 创新中的勃勃生机

多年以来,黄陵涌现了以王兰芳、赵爱芳、王民政为代表的民间手艺人。他们把黄陵面花这项非遗手艺,推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年轻人加入黄陵面花的制作队伍中。他们为面花制作注入了新元素,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跟上了时代的潮流。

黄陵县城北坡底有一位青年人叫王强,酷爱面花事业。他不惜本钱从外地学艺回到黄陵,制作的“弥勒大佛”“关羽舞刀”等面花使人耳目一新。黄陵县外事办原主任刘竹印得知这一消息后,多次登门拜访,主动约王强见面,不想让回到家乡的人才流失。

王强留下了。

他所代表的黄陵县的一批90后“非遗新生代”,用年轻人的审美和逻辑,思考着如何把黄陵面花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使其绽放新生。

科班出身的王强有着很强的美术功底,学校里积淀的绘画、雕塑、篆刻等技艺,为他做新的探索提供着更强的支撑。“我将传统面花制作和现代工艺美术结合起来,让面花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王强指着架子上冰墩墩造型的面花说。

1月14日,趁着孩子们放寒假,王强又开始了他的面花公益培训。一块面团,一双巧手,几经揉捏,几笔勾画,顿时做出了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万物生灵。在场的小朋友都被深深地吸引了,立刻动手学着捏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捏面花,有点像学校里边的手工课,太有趣啦!”学习做面花的小朋友刘霆宇说。

自2017年3月开始,黄陵县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王强积极参与其中。“希望这门手艺能被更多的小学生了解和传承,我自己也很享受给孩子们教学的过程。”王强坦言,看到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坚信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这项事业也一定会开花结果。

“所有的创新点都源于我对面花的热爱。我不想让它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失传。”王强一边做兔子面花一边说,经过调研,他发现黄陵面花产业完全可以借鉴蛋糕和手办的商业模式。

“面花是可以替代蛋糕的。”王强说,一些老人和小孩不能大量摄入糖分和奶油,但是面花所用原材料是纯天然的,糖分可控,连上色的染料也取自火龙果、菠菜、胡萝卜等天然食材,因此,面花产业市场巨大。

现在,黄陵面花走进了杨凌农高会,吹响了向市场进军的号角。王强说:“让黄陵面花走出去,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了解面花这门技艺。

“民间艺术的保护,不能只靠个人的单打独斗。从2002年开始,黄陵每年聘请民间艺术大师举办培训班,培育面花制作人才,指导年轻爱好者投身于面花制作中。”黄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孟军说,“黄陵面花的保护传承更加关注创造性发展以及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融合发展。希望借助黄陵旅游优势,发展非遗文化产业,使黄陵面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