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4日

专家点评

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机制

陕西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处长 刘臻

互联网技术进步和近几年疫情影响催生了“宅经济”“云经济”等新业态,弹性就业、零工经济、在线工作等大量涌现。新就业形态面临着劳动关系界定难、劳动权益保障难、行业监管难“三重困境”,出现了“成长的烦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2022年,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办法》,制定了《共享用工合作协议》参考文本,在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机制,引导支持快递、外卖、网约车等行业围绕抽成比例、劳动定额、进入退出平台规则、休息休假、奖惩制度等开展集体协商。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释放民生效应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尹小俊

就业是民生发展的关键支撑点和重要活力轴。要充分发挥就业优先的导向性和联动性,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一方面重在就业优先政策具体实施举措的细化、精准化、可操作化,另一方面重在完善优化不同就业政策协同治理的行动框架和实践思路,共同高质量促进稳就业保就业扩就业系列措施落地、到位、起效。要充分实现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见质量和有成效,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人群的岗位问题事关就业市场和民生秩序稳定,为这些群体就业创业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创新和贴心服务,做到“以点带面”,积极释放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引导效应。要充分激活就业、收入、消费连带共生关系,以就业政策支持为带动点,着力稳岗扩岗拓岗,实现稳收入保收入增收入,再以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为着力点,发挥拉动居民增收的主引擎作用,创新多样化增收渠道,为恢复提振扩大消费创造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进一步满足民生需求、释放民生效应。

(本报记者 孟珂 通讯员 李婧整理)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