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教育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3日

推动我国油气技术创新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 吕扬

日前,由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砾岩油藏实验室)和陕西省石油学会联合主办的2022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在西安举行。为期3天的会议,设立西安和新疆油田两地会场,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举办,以“地质与工程一体化提高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效益”为主题。会上,业内专家围绕油气藏监测、智能油田、非常规油气开采、提高采收率等关键技术展开探讨交流。

本届会议吸引了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1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参加。会议共收到来自海内外论文2392篇,会议论文集收录1837篇,全面反映了矿场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油气藏勘探技术、含油气盆地评价及油气成藏、复杂油气藏渗流理论与数值模拟技术、油气藏钻完井技术、采油气工程技术等当前最新技术发展,充分展现了对油气勘探领域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专家们深入探讨了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实现了油气田行业前沿资源及信息的有效共享,对推动油气技术科技创新、提升行业活力具有积极意义。

会上,院士和学者就油气田领域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在《油气地质—工程智能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报告中指出,要以地质—工程大数据为核心,融合油气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知识,通过数据治理及迭代流通、油气人工智能场景、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实现油气勘探开发全生命周期智能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在《中亚复式增生造山过程及资源效应》报告中指出,中亚造山带演化及动力学过程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独具特色的中亚地区地球动力学及大型盆地演化过程产生了广泛的构造变形、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成矿—成藏物质的高度聚集,对新疆北部及中亚邻区金属矿产与油气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玉江、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企业首席技术专家樊玉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刘显阳、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黄建军、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开发总师罗东红围绕“科技创新为驱动、绿色低碳为导向—推进能源转型”主题论坛展开讨论。

石玉江介绍了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在自主保护知识产权成套装备方面的技术进展,如开发了多维高精度成像测井装备CPLog软件,并实现自主替代,推广应用400余套,在大庆、长庆等16个油田实现20万井次。

樊玉新表示,能源转型对能源企业影响非常大,目前,全球的能源体系和发展模式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石油产业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局面。国内油气能源企业要转型,需要在保障全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构建绿色的新型产业结构,包括构建低碳能源的供应体系。

黄建军介绍了陕西省地热方面的发展情况。他说,陕西省地热的供热面积已经达到4300万平方米,稳居全国前列。

罗东红表示,我国在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与生产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多项创新和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同时,罗东红对培养更多创新技术人才提出建议,如石油院校需要加强海上勘探、海上钻井等方面与陆地上有巨大差别的特色工程技术教学。

“本次会议研讨交流的学术成果,必将对推动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创新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将进一步推动国内与国际知名学者间开展更广泛、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位代表不断破解复杂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的技术难题,突破制约油气高效开发的技术瓶颈,推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进一步发展。” 西安石油大学校长李天太表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