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09日
守护“少年的你”

7月27日,省关工委2022“游基地·学党史”红领巾夏令营活动走进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刘枫文/图

“这笔助学金真是雪中送炭,既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回报社会,把爱心传递下去。”8月30日,在西安市关工委2022年助学金发放仪式上,今年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张秋雨激动地说。

近年来,我省各级关工委组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优势,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陕西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

7月25日至29日,省关工委举办2022“游基地·学党史”红领巾夏令营活动,邀请来自西安市、铜川市、渭南市等地的28名优秀少先队员深入全省多地,参观红色旧址、聆听“五老”宣讲。

立足红色资源禀赋,动员广大“五老”队伍成员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已成为我省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特色。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各级关工委组织2.3万多个、“五老”队伍成员21万多名。

8月8日,在西安市莲湖区桃园街道劳动一坊社区,“五老”宣讲团成员马正斌作了一场题为《如何与孩子沟通》的宣讲,现场的孩子和家长听得津津有味。

像马正斌一样,我省广大“五老”宣讲员深入街道社区、乡镇农村,为广大青少年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家风传承等不同主题的宣讲,让学生和家长深深受益。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近年来,省关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在全省中小学校持续开展“好家风、我行动”主题活动,号召有家庭教育专业特长的“五老”队伍成员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向家长宣讲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累计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1.27万余场次,使409万名青少年受到教育熏陶。

如今,依托广大“五老”队伍成员,我省为青少年“培土浇水”的方式更加精准。广大“五老”队伍成员积极参与“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以“代理家长”身份开展针对性教育,用“妈妈式”的关爱帮助失足青少年尽快重新融入社会。其中,全省共有2400名“老政法”担任中小学校兼职法治副校长或报告员,深入开展法治报告和宣传教育,使400余万人次青少年受益。

不仅如此,我省广大“五老”队伍成员还主动担任社区治理信息员、调解员、网格员、监督员,负责矛盾调解、帮扶教育和情感疏导等工作。在全省各地,不少“五老”队伍成员长期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对网吧开展义务巡查、提供义务咨询,为营造良好的青少年成长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