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9日
连续纤维智能化热塑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
打造高端材料产业链

陕西铜川首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里的碳纤维连续热塑成型设备。

本报记者 孔垂楠文/图

在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陕西铜川首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连续纤维智能化热塑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上,国内首台套碳纤维连续热塑成型设备(CCM)在试生产中创造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两项世界纪录。铜川成为国际上第5个拥有该设备的地区。

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它的重量不及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倍至9倍,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导电导热性好等多项优异性能,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用途广泛。

“首启公司热塑连续成型矩阵技术填补了我国在高性能复合材料批量化应用领域的空白,解决了我国材料工业的‘卡脖子’问题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国产替代问题。”陕西铜川首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康凯说。

首启公司厂房前的展示台上,摆放着一列由套碳纤维连续热塑成型设备生产出的碳纤维连续热塑型材。记者单手提起一只型材样品,手感像包裹了一层橡胶的塑料。“别看它轻,你试试,这比钢还要硬。”一旁的工作人员说。

各种规格的碳纤维型材是将碳纤维原丝编织起来,经过多层叠放、热压形成。碳纤维的硬度比钢强,但韧性不足,生产企业将环氧树脂浸在碳纤维原丝上来提高材料的韧性。

因其强度高、质量轻,在高铁、客机乃至火箭上都少不了碳纤维的身影。据测算,在轨道交通业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传统铝合金材料,能够减重30%,降低能耗20%,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15%。

首启公司当前以轨道交通行业作为切入口,产品运用于车体上的蒙皮、大梁。该公司还将把目光投向建材、医疗器械等领域。

连续纤维智能化热塑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总投资约3.7亿元,建设2条热塑性碳纤维复合生产线及1条试验线,每年可生产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21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可带动直接就业200人、间接就业800人。

“十四五”期间,首启公司计划生产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8000吨,完成投资12亿元,实现产值68亿元。该公司计划以铜川为起点,衔接陕北能源化工新材料产业,连通阎良军民用航空和铜川商业航天产业,采用产、研结合的方式,进行连续纤维智能化热塑复合材料技术的研发,致力于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聚集高端材料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