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07日
追寻一河两岸的文明与历史
——读柏峰《千水万壑走洛河》

刘宁

沿着陕西大荔三河交汇之地北上,至定边县的白于山,这里发源了一条黄河的重要支流,名叫洛河,又称北洛河。这条河流穿越了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这两大重要的地理单元,其两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民族历史文化走廊的一部分。对于这样的河流来说,理应有属于它的文学作品。由柏峰所著的《千水万壑走洛河》就是展现这条河流的一部重要文本。

柏峰以文艺理论批评见长,又擅长散文创作。因此,在这部描写河流文明的著作中,他以散文随笔的方式触摸华夏文明的历史根脉,探寻中华历史文化遗迹,展现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和贸易,在史与诗的双重叙述中将这条来自黄土高原的河流从远古时代带到现实社会之中,不仅实现了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的交相辉映,也做到了史论与诗情的相得益彰,展现出大河文明里一幅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具体而言,《千水万壑走洛河》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首先,作者在书写洛河历史人文地理时,竭力突出黄土高原与黄河交融而成的华夏文明景观。相比于其他作家以黄河干流或整体作为自己的写作对象,柏峰另辟蹊径,从黄河一条重要支流的历史发展中,引申出黄河流域中游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与文明起源区域的观点。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水万壑走洛河》书名中一个“走”字,意味着这是一部以作者的行走与记叙而建构起来的散文作品。柏峰从洛河所处的地理环境入手,勾勒出洛河流域多样的地貌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支流样态以及各类灾害情况。在他看来,甜水沟遗址上的大荔人头骨证明了北洛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这里发现的其他考古遗迹,也都印证了文明曙光很早就辉映在洛河的水波里。白水县仓颉庙里的仓颉造字台、沮水畔的黄帝陵等证明了奔腾在黄土高原腹地、蜿蜒流入关中平原的黄河支流洛河,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根脉文化。柏峰铺展开了一轴洛河自然地理与文化遗存的绚烂画卷,谱写了一首波澜壮阔的流动史诗,为讲好黄河故事提供了一个范本。

其次,《千水万壑走洛河》着力表现了在农耕与游牧两种文明的相互推移中所形成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长城是洛河流域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历史上匈奴人、党项人、蒙古人等曾在此活动,使长城周边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化融合最充分的区域之一。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高度重合的长城,区分了中国的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形成了农耕与游牧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洛河流域自古就是天然的国防线,洛河流域不同时期的长城遗址构成了黄河流域绚丽多姿的边城与农牧交叉地带的文化。可以说,整个亚欧大陆的历史基本模式是由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柏峰深刻领会到了这一点,他以统万城、铁边城来展示匈奴和党项族的存在,以定边的定边营和洛河源头的石涝池堡的明代长城遗址来印证诸多关于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互相融合发展的历史。

《千水万壑走洛河》还是一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变奏曲。柏峰在古芮国刘家洼文化遗址中凝视青铜器。书中描绘的钟、鼎、簋、盘以及编钟等青铜器精美得让人叹为观止,青铜器上的铭刻无不佐证着古芮国都邑存在的可能性。如果再向渭北群山望去,只见在洛河半环形湾的怀抱里,有着多位唐代皇帝的陵寝,它们反映着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风貌,也凝结着唐代高超的绘画艺术。如今,在夕阳晚照下,它们都呈现出无限的历史沧桑感。

然而,柏峰并没有完全停留在历史里,他还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洛河。渭北高原上的蒲城是我国近代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的故乡,李仪祉修建“关中八惠”,兴办中国水利教育,提出了运用系统思维方式进行治沙、治水的理论。《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也在洛河留下了他的足迹。无疑,在这部散文随笔里,作者以沟通历史与现实的眼光,实现了古今文化交融的创作理想。

从艺术特色方面讲,《千水万壑走洛河》是史识与史论的结合。在这部以史料、史实、史识见长的作品里,我们深切感受到柏峰渊博的知识、开阔的写作视野以及驾驭史料的能力。从《山海经》里的白于山、《水经注》里的沮水,到《史记》《左传》《荀子》《晋书》《三国志》《新唐书》等历代典籍中关于洛河的记载,以及对《草原帝国》《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等汉学家论著的借鉴引用,都可说明柏峰在写作这部作品时调动了多年的知识储备。正因如此,他在阐述洛河流域的关学文化时,充盈着浓厚的哲学意味,描绘了洛河流域繁荣的文化现象。

大量诗词歌赋的引用,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文学性。历史需要文字记载,诗歌记录下了历史沧桑变化中文人最深切的感受。无论是杜甫在洛河流域的诗歌创作,还是岑参在仓颉庙吟出的“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的诗句,都能使读者感受到柏峰用诗歌为洛河串联起了一条文学的河流。不仅如此,作者的叙述语言本身就是诗化的,“有瀑布自天际而来,飞玉溅珠,银河倾泻。山坳峪深,密林幽幽,枯木野藤,山岚锁谷,紫气缭绕。”这样的语言有诗情,有绘画般的空间感。毋庸置疑,柏峰将史实与诗情杂糅在一起,为读者捧出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于是,每当我们读到类似“那天,血红的残阳烧起了漫天的红霞,黄土高原上那萧萧的白杨树在山风的吹拂下,飒飒作响”的句子时,便会生发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沧桑感,感受到作家那颗跃动的诗心。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