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5月18日,在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有梗”青年创意社交市集火热进行。
本报记者 孙丹文/图
“走,我们一起去赶集!”淘好物、品美食、学技艺……眼下,在城市的公园、商业综合体等地,不同主题场景的特色市集正在走红,它们以个性、有趣的新业态、新形式撬动市场消费活力。
“点燃”消费热情
DIY数字油画、折扇……5月21日,在西安李家村万达广场,“万能者”市集里各类原创商品琳琅满目,吸引消费者驻足选购。
去年4月成立以来,该市集已常态化举行。“永不凋零的浪漫”摊摊主张雨说,很多人对她手工编织的花束感兴趣,销量还不错。
咖啡市集、复古机车市集、面包市集……如今,市集摇身一变成了年轻人喜欢的样子。“能看见不少新潮有趣的商品。”5月12日,在西安MOMOPARK艺术购物中心,“东方谜团”市场里人流如织,游客范欣怡正和朋友赶集。
“CSG标本”摊摊主欧阳昊天告诉记者,自己原创的蝴蝶标本、蛇骨手链等产品引起不少顾客的兴趣。
今年以来,西安大悦城、MOMOPARK艺术购物中心等多家商业综合体不定时举行主题鲜明的特色市集。不少摊主表示,在主题市集摆摊,销量明显高于自己的实体店铺和网店,节假日的收入甚至可以达到平时的两倍。
记者走访多个市集发现,各类原创、小众的新产品广受欢迎。
“不少顾客对这些标本和首饰的制作过程感兴趣。在销售的同时,我会介绍一些生物知识,很有意义。”欧阳昊天说,市集的人流量较大,这些产品能在短时间内被很多人关注。
“今年的市集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以上。”已经参加过20余场市集的“意念造物”摊摊主林洁说,消费者的热情也“点燃”了摊主的热情,“我加入了多个‘摊主群’交流信息。”
助力初创品牌“试水”
“东方谜团”市场负责人韩瑀5月1日以来忙个不停。他说:“每天都要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和摊主的需求,尽量让市集的效应最大化。”
韩瑀还是纽万创想工作社区的负责人。纽万创想工作社区不仅为商家提供展销平台,还提供制作和直播平台。去年12月,韩瑀在社交平台召集原创手工商家,目前已经聚集了约150人。
“市集是原创产品能够迅速被很多人看到并得到反馈的场所。”韩瑀说。今年3月起,他根据不同的主题安排符合条件的品牌参与,增加摊主收入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曝光度。
“通过赶集,很快能知道自己品牌的受众群体。”林洁介绍,自己的产品在有些市集特别受欢迎,在有些市集却“不开张”。
“对新创立品牌的年轻人来说,不仅能通过市集打开眼界,还能和顾客面对面交流,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韩瑀说,参加市集目前是很多初创品牌孵化的重要途径。
“CSG标本”摊位前贴着醒目的二维码,顾客可以通过扫码添加摊主的微信,获取产品动态。记者注意到,在不少原创品牌摊位前都可找到摊主的联系方式,摊主们希望顾客在购买产品的同时,能够关注线上平台。
让小市集发挥大作用
5月18日,在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有梗”青年创意社交市集正在火热进行。
“‘五一’假期,不少年轻人来我们市集打卡,有的摊主因为没有空余摊位就把商品摆在地上。”“有梗”青年创意社交市集负责人杜英杰说,“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商户入驻,但带动周边消费的能力有限,希望通过举办市集的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
“为了让市集保持活力,我们对商品种类和质量进行严格筛选,并不时引进新品牌入驻。”杜英杰说。
不只是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近年来,西影厂、老菜场、老城根等文化创意园区也纷纷通过举办潮流市集吸引消费者。
市集“遍地开花”的同时,也成为部分景区增加旅游流量的重要手段。
今年4月,西安城墙举办了“春鸢·非遗”市集,将文化气息浓厚的遮阳伞、精致好看的簪花等文创产品聚集在一起,让游客漫步古城墙的同时也能从非遗市集中感受到城市的活力。
“市集是一个接地气、富有烟火气的场所,逛市集时能看到更多的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体验具有特色的民俗。”5月18日,在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赶集的广州游客李妍说。
“目前,市集火爆趋势持续,但也存在市集门槛低等问题。”杜英杰说,“未来,市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发展,不能只追求数量,更要保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