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中陕西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王维新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之弟白行简(776—826),字知退。贞元末年(805)进士,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随兄长白居易从忠州被召入朝返回京都长安,授左拾遗,迁主客郎中。宝历二年(826)冬,先兄长而逝。
白行简一生经常和兄长白居易住在一起,以兄为师,攻读诗书,练习写作。他的文笔颇有乃兄之风,他擅长诗赋,尤善传奇。他的《李娃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曾说:“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
《李娃传》的素材来源有三:一是根据民间传说《一枝花》加工而成;二是白行简的伯祖父曾任晋州牧,转户部,为水陆转运使,皆与荥阳生为前后任,故详知其事,诉于行简;三是陇西李公佐于贞元年间和行简谈及李娃“操烈之品格,因遂述汧国之事”命其为传。白行简即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写成《李娃传》。文中的男女主人公,溯其源,历史上真有其人,然而,情节自然是有演绎的。唐天宝中年常州刺史是河南荥阳人,姓郑。作者为了避免麻烦,将其真名隐去,显然用心良苦。元代的剧作家石君宝所作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中称李娃为李亚仙,郑生名郑元和。明代薛近兖作传奇《绣襦记》也取材于《李娃传》。1957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黄俊耀根据《绣襦记》改编的眉户古典剧《曲江歌女》,上演后引起很大反响。
《李娃传》中的汧国夫人,是古代一种名誉封赠。汧国就是唐代的汧阳郡,一称陇州,约辖今陕西省千河流域中部和甘肃省平凉市南部地区。唐时的封赠比较盛行,曾封郑惠王李元懿曾孙李勉和李怀让为汧国公。作为一种荣誉奖励,对李娃的封赠,是历史事实,还是白行简的虚构,从各种迹象来看,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朝廷如果封李娃为汧国夫人,史志必然就会记载。而事实上,《千阳县志》只有对两位汧国公的简单记述,不见对汧国夫人李娃有只字着墨。实际上,在封建专制统治的唐朝,门第森严,一个妓女是不可能被封为夫人,又作为官宦正妻的。就拿作者笔下的郑生来说,当他做了高官以后,那个社会也就不会允许他明媒正娶李娃的。荥阳郑族是当时旧士族五姓之一,按其传统,只能就他们高门五姓(陇西赵郡李、太原王、荥阳郑、范阳卢、博陵崔)互为婚配。五大士族男不外娶,女不外嫁。郑生也就不可能聘一个烟花女子为妻。作者这样写,是对封建门阀制度的一种大胆冲击和有力的挑战,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积极意义。
作者以清新犀利的笔触,为读者叙述了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唐代天宝年间,常州刺史是河南荥阳人,50岁得一子甚喜,其子长到12岁便文才出众,父极赞赏,遂悉心培养。成年后,父出巨资送他赴京都长安应试,与平康里妓女李娃萍水相逢,被其姿色所迷,坠入爱河,痴情年余,难下青楼。后来,盘费耗尽,穷愁潦倒,被鸨儿设计骗出妓院,流落街头,投靠无门。迫于无奈,寻至殡仪馆充任挽歌郎,成天身着丧服,号啕大哭,为人送葬,以此苟延生存。其父在常州任所得知此事,甚为恼火,以为不肖之子败坏了郑氏门庭,一气之下与儿子断绝了来往。后来,郑生在殡仪馆混不下去了,沦为乞丐,蓬头垢面,以讨饭为生。一日行至南郊与已经从良的李娃相遇,被其收留,结成伴侣。李娃用自己的积蓄支持郑生求取功名,如愿以偿。
《李娃传》的整个故事结构严密完整,情节起伏跌宕,千回百转,叙述细腻,交代清楚,文字精练,情真意切,所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细节描写格外逼真传神,令人拍案称奇,充分体现了白行简驾驭传奇的高超技艺和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李娃传》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佼佼者,问世以来,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仍然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