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6日
陇县精简整体考核框架,通过取消、合并等方式,将49个考核事项、1282个具体指标,变为23个考核事项、99个具体指标——
考核“瘦身” 基层减负

本报记者 李静茹 通讯员 郑伟

近期,陇县组建9个实地考核组,对全县10个乡镇、70个县直部门进行了2024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考核组化繁为简,优化考核环节和流程,改进考评程序,让考核体系“瘦身”,为基层减负。

“以往为了迎接实地考核,我们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整理台账资料。现在考核组会提前告知考核流程和注意事项,我们可提前开展相关准备工作,将时间和精力投入更多具体实事中。”3月24日,陇县东风镇党委副书记王继萍说。

去年以来,陇县把为基层减负作为全县重要工作任务,以优化基层考核工作为切入点,大幅优化考核事项、精简考核指标、减少考核次数,“下硬茬”破解“考核过繁”等问题,解决基层干部在迎接考核中负担过重的问题。

“在设置指标时,我们挑出重点、挤掉‘水分’、增加实效,以提高考核工作综合质效为根本目的。我们通过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聚焦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剔除重复、冗余指标,确保每项指标内容都能够考准考精考实。”陇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敏刚说。

此外,陇县紧扣减负要求谋划年度指标体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全部采取定量指标,依据客观数据形成指标得分。

“以前,有的单位把一些常规性工作要求加到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中,浪费了宝贵的指标,让指标体系越来越‘臃肿’,导致考核项目、材料要求越来越多,基层的担子越来越重。”陇县县委组织部负责考核业务的干部郑伟说。

陇县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全面摸排、深入调研论证,对全县整体考核框架进行了精简,通过取消、合并等方式,将49个考核事项、1282个具体指标,变为23个考核事项、99个具体指标。

除了对整体的考核框架进行精简,陇县还对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真正做到以考促干,激励各单位争先创优。

针对“大单位”资源条件好、职责职能多,在考核中有天然优势,“小单位”比较“吃亏”的问题,陇县实行差异化、精细化考核,既讲究公平考核,也注意区分赛道。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一单位一清单’的考核方式。全域旅游发展和生态乳都建设是全县重点工作,县文旅局和县畜产局承担了其中大部分工作任务。根据工作实际,经过充分考虑,我们设定了合理的增长值,让考核对象既有压力又有动力。2024年度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和羊乳产量均创历史新高。”王敏刚说。

前不久,陇县第一考核组对陇县东风镇进行了考核。

“今年,镇上办实事项目完成得很好,干部和群众在测评时对工作高度认可。我们看完项目,你们的实地考核就算结束了。”第一考核组成员杨丽对陇县东风镇党委干部赵新波说。

“以前考核通知后边总是跟着一大堆资料要求,后续还有考核组来实地考核,我们既要准备大量资料,又要准备测评会等。现在实地考核取消了检查资料环节。只要工作干到实处了,我们心里就有底。这次考核不到两小时就全部结束了。”提起今年的考核变化,赵新波深有感触。

减负不减责。在对考核流程、考核形式进行优化的同时,陇县对目标任务指标体系进行了改动,对一些阶段性重点工作首次设置了减分项指标,进一步压实了各单位主体责任。同时,陇县加强考核方面日常管理,通过督查检查等方式随时掌握任务完成情况,对指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单位及时预警提醒。

“压实各单位‘一把手’抓中心、抓重点、抓实效责任,是开展目标责任考核的核心任务。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以强有力的措施持续推动考核精简优化,为基层减负;聚焦打好‘八场硬仗’,动态调整优化综合考核体系,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为关键任务,扎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陇县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董海儒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