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教育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5日
陕西高校创新形式,积极开展红色校园剧、微电影等创作展演活动
推动思政与文化育人有机融合

话剧《毕德显》剧照(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吕扬

以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以创新形式开展思政教育。近年来,陕西高校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校园剧、微电影等创作展演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立德树人新生态,让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有机融合,取得了可喜成果。

在“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中,陕西高校报送的作品先后获奖;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国之蓝》《寻找师昌绪》、西安交通大学的《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毕德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雕虫沧桑》5部剧目入选2024年度“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总数并列全国第一。

在科学家精神中汲取力量

作为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高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不断深入实施红色育人工程,推进“红色西电”建设。学校把红色基因体系化、创造性转化为育人资源,红色育人品牌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红色育人工作案例和相关经验先后入选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教育强国建设 高校党建何为”笔谈、全国高校宣传工作创新案例。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近年来,我校的原创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毕德显》《破晓》《扶摇》《成材》等,通过舞台表演强化育人成效,推动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3月20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团委书记傅超告诉记者。

话剧《毕德显》展现了以毕德显为代表的西电老一辈“科学巨匠”矢志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引导师生从红色校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挖掘时代内涵,进一步涵养家国情怀、凝聚矢志拼搏的奋进之力。该剧先后荣获陕西省弘扬科学家精神舞台剧特等奖等奖项,累计参演师生千余人,受众达到13万人次。

“参演话剧《毕德显》,我深深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以及老一辈科学家的伟大人格。作为毕德显班的学生,我将学习毕德显先生的科学精神和高尚品质,为国家事业贡献青春力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张嘉童说。

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传颂千古的“横渠四句”影响深远。

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将原创校园文化作品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用优秀传统文化滋育新人。

2020年张载诞辰千年之际,由陕西师范大学师生自编自演的大型原创历史舞台剧《大儒张载》首次公演。这部舞台剧不仅多次在校内演出,还走出校园,远赴希腊公演,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儒张载》全剧分为四幕,以精心雕琢的舞台意象和艺术语言,重塑了张载波澜壮阔的人生,表达了今人对先贤思想的崇敬与继承,引发了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切共鸣。

该剧由陕西师范大学不同院系的83位学生共同排演完成。“我们注重结合现代视角,让跨越千年的思想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通过专题讲座、戏剧沙龙、系列读书会等形式讲解相关知识,还组织师生到张载祠、横渠书院等地采风,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张载的精神世界。”该剧指导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石碧球说。

“塑造张载这样的儒学大家,不仅是一场表演,还是一次成长,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剧中张载的扮演者陕西师范大学学生陈思喆说。

提升教学的思想性和亲和力

在教育部日前公布的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我省多所高校报送的作品获奖。其中,西安邮电大学的原创思政微电影《我的托克拉克》获长视频组特等奖,是全省唯一获得长视频组特等奖的作品。

思政微电影《我的托克拉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事业为创作背景,讲述三代戍边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边疆的大爱人生。同时,西安邮电大学原创微电影《一路芬芳》获短视频组一等奖。在教育部同期公布的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评审结果中,西安邮电大学报送的《沙漠英雄润边疆》获一等奖。

近年来,西安邮电大学形成“红色领航、多维协同、合力育人”的“大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积极探索拓展大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每年创作微电影微视频思政作品达2000余部,覆盖2万多名在校生,多位学生获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之星”荣誉称号。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文伟表示,让学生在思政微电影中体悟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意义,推动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地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与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相结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