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3·15特别报道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4日
监管更严格 消费更放心
——专访省市场监管局消保处负责人

本报记者 刘芊羽

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刚用不久的产品频繁出现故障,商家承诺的优质服务大打折扣,办卡容易退卡难等问题?

陕西消费环境如何?消费者怎样避“坑”?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如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更多人敢消费、愿消费、满意消费?3月11日,记者专访了省市场监管局消保处处长刘军霞。

问:随着生活持续改善,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陕西消费环境状况如何?消费者在哪儿容易踩“坑”?

刘军霞:根据第三方机构测评,去年全省消费环境总指数为86.41,消费环境整体状况良好。从统计数据看,去年,我省消费市场持续扩大,服务业保持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

去年,我省12315平台共接收商品类投诉举报27.9万余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2.07%;服务类投诉举报25.7万余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47.93%。其中,商品类投诉举报位居前三的是食品、服装鞋帽、家居用品,服务类投诉举报位居前三的是餐饮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

问:针对这些消费投诉热点,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刘军霞:去年,省市场监管局牵头,30个省级部门参与,共同发起并实施了“放心消费在三秦”行动。其中,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组织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守护消费”执法行动,查办各类案件17071件,罚没款1.31亿元。

今年,省市场监管局将聚焦食品药品、缺陷产品等,强化监管执法,严守消费安全底线;聚焦民生领域,持续开展“铁拳”行动,查处以次充好、计量作弊等问题;聚焦网购快递、电信、装修、维修、旅游等领域,开展消费合同“霸王条款”的治理;聚焦网络消费,打击网络市场中流量造假、刷单炒信、违法广告、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助力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信心提升。

问:“共筑满意消费”是2025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结合陕西现状,今年我省市场监管系统将如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刘军霞:今年,我们将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工作。认真落实国家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提振消费硬仗的部署,推动打造一批放心消费商店、网店、直播间、餐饮店、工厂等基础单元和放心消费市场、商圈、景区等集聚区,助力消费环境优化。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鼓励各地为经营者先行赔付提供支持,推动金融机构面向放心消费经营主体提供信贷产品,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支持线下购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的保险产品;加强对放心消费经营主体的宣传推介,拓宽各类促消费渠道,发挥标杆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持续指导督促企业切实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我们希望,通过各方配合打好“组合拳”,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力,推进创建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放心消费在三秦”品牌更加响亮。

问:一些消费者认为,维权时会面临程序复杂、举证困难、成本高、渠道少等问题,所以在遇到消费纠纷时选择默默忍受。对此,市场监管部门有何建议?消费者踩“坑”后如何维权?

刘军霞:我们建议,无论消费者选择何种形式的消费,都应注意保留购物发票、小票、订单、网络付款截图,甚至聊天记录等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先行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投诉。对产品质量、价格、计量等涉及市场监管职责的消费纠纷,可以拨打12315、12345热线电话,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的网站、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等网络渠道,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为了让消费者将“维权成本”转化为“消费信心”,我省将持续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引导经营主体、消费者协会、行业组织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各相关部门共同发力,便利消费者、商家协商调解,妥善解决纠纷,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