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董剑南 通讯员 贺珍珍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在汉阴县涧池镇枞岭村便民理发店,一大早,就有许多老人排队理发,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沈师傅,今天帮我把头发再修短点,显得精神一些。”77岁的柳孝刚把一张印有“爱心理发卡”字样的卡片递到理发师沈兰运手中,在座位上坐了下来。
接过爱心理发卡,沈兰运开始忙碌起来。10多分钟后,看着镜子里清爽的发型,柳孝刚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半个月前领的理发卡,今天就用上了。大伙在家门口免费理发,既方便又暖心。”柳孝刚说。
和柳孝刚一样,枞岭村有100多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都能领到6张爱心理发卡。他们持卡就能在村里的便民理发店免费理发。
“拿着卡找沈师傅理发,省得往镇上跑,还不用花钱。”枞岭村村民邓家兰小心翼翼地将口袋中的爱心理发卡拿出来向记者展示。“平日里我们都把卡保存得好好的,大家都很珍惜这份关怀与温暖。”邓家兰说。
一张小小的便民理发卡,承载着敬老爱老的浓情。枞岭村党支部书记罗学军介绍,过去村民理发要跑到镇上去,很不方便。“理发看似是件小事,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却是个‘大烦恼’。”罗学军说,2015年开始,他萌生了在村里开便民理发店,让老人免费理发的念头。
“沈师傅,我打算在村上开一家理发店,每年为每位老人发放6张理发卡。老人持卡到店里理发,到年底我自掏腰包和你统一结算。”罗学军的想法得到了理发师沈兰运的支持。很快,枞岭村便民理发店的招牌在沈兰运家挂了起来。
“我理发已经40多年了,给老年人理发不在话下。”沈兰运笑着说,“老人拿着卡到我这里理发,一张卡价值5元,年底由罗书记结算。算下来每个月我还能增加几百元收入。”
据统计,10年来,罗学军已经累计为老年人兑现爱心理发卡1.1万余张,平均每年为沈兰运结算理发费用5000多元。
“这些年不仅理发方便了,村里还经常开展各种孝老敬老活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枞岭村6组村民代连海说。
罗学军告诉记者,不只免费理发,枞岭村还围绕“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和新民风建设,坚持开展道德评议、孝老敬老活动,每年表彰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将先进事迹在村史馆和百姓广场展示,营造起孝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枞岭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是汉阴县持续弘扬孝义文化、践行孝行善举的缩影。近年来,汉阴县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孝义文化宣传教育,开展孝义新风进万家等文明实践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更加贴心的关怀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