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讯 (记者 董剑南)2月12日,记者从安康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1月至12月,安康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为2.9445,连续3年排名全省第一,水质改善幅度为2.27%。
据了解,聚焦秦岭、汉江生态保护,安康市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以顶格化推进、精细化管控、智慧化防控、协同化控源、制度化保障、全民化参与“六化”并举,守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全市42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老君关、月河口、观音堂、江口镇沙坪村沙坪桥、南江河出陕界5个国控断面水质优于年度目标,汉江羊尾(出陕)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为精准治理污染,安康市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考核目标、断面布设、历年监测数据、水质变化趋势等,编制《国控断面“一断一档”画像报告》,围绕42个监测断面和重点流域,每月开展分析研判,分类提出加强关注断面、预警提醒断面、重点整治断面,督促责任县(市、区)加强管控。南水北调环境应急指挥平台接入420个重点污染源(风险源)视频监控点位、134个排放口,将境内941条河流、2206名环境网格员纳入监管平台管理体系,实现“一张网”实时监测预警全覆盖。
同时,安康市不断探索协同化控源,与上游汉中市、下游十堰市分别签订《跨区域协调联动协议》《水质互保共治合作协议》,与万源市、竹溪县、巫溪县、城口县、郧西县等地分别建立跨区域水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与西安市就协同保护“引汉济渭”库区水源地达成合作意向,通过联合监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实现跨区域精准保护与风险预防。
日前,汉阴县月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建成完工。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相关负责人说,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有效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改善治理河段的生态环境。随着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朱鹮、白鹭等珍稀鸟类越来越多,水清、岸绿、河畅成为月河流域常态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