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9日
安康市12345热线创新“现场办”模式——
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本报记者 齐珂雨

“您好,这里是安康市12345热线。之前您参与督办的‘现场办’事件已得到妥善处置,群众回访表示满意……”12月10日,安康广播电视台记者奕涵接到了一通“特殊”的反馈电话。

奕涵参与督办的“现场办”事件源于此前多名群众向安康市12345热线反映问题后生成的一张工单——安康市汉滨区新城街道木竹桥村主干道无路灯,群众出行多有不便。

对事件进行研判分析后,11月15日,安康市12345热线与安康市委组织部、安康市住建局、汉滨区新城街道办、木竹桥村村委会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督办小组,前往木竹桥村现场解决问题。奕涵作为媒体记者参与了此次“现场办”。

经市政部门技术人员现场勘查,该村村道全长1200米,是村民出行的主干道。部分路段无路灯,不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对权责进行研判分析后,督办小组现场确定了责任单位和办理时限。目前,木竹桥村村道9盏太阳能路灯已全部安装到位。

路灯的“落地”,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也让群众心里更加敞亮。

“第一现场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在‘现场办’结束的第二天,我对办理情况进行了追踪报道,收获了不错的反响。不少群众在后台留言,为12345热线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办理点赞。”奕涵说,“现场办”事件涉及物业服务、环境卫生、水电气暖、市政建设等方面。这些看起来琐碎的“小事”,却是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

为了把群众身边的事办实办好,今年以来,安康市12345热线创新“现场办”模式,探索“部门参与、现场办理、媒体监督”的工作模式,每周对群众企业多次投诉、多次回访不满意的工单进行分析研判,梳理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现场进行办理,并通知涉及的承办单位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现场办’让媒体监督功能得到发挥,把群众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摆在台面上,让群众企业的呼声和心声都能被听到。事件办理的部分过程通过媒体平台播出,得到了群众企业的认可和理解,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安康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总监马莉说。

今年以来,安康市12345热线“现场办”已开展44期55场,解决群众企业诉求113件。安康广播电视台10余名记者参与其中,在电视、视频号、公众号等平台推出新闻报道120余条次,点击量累计超过500万次。

一通通热线,承载了广大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具体诉求;一条条新闻,是媒体现场问效后与群众的感同身受。

“‘现场办’让群众企业反映问题进入‘直播’时代,调动了各级各部门为民服务、为民办事的积极性,形成了‘1+1>2’的工作合力,让问题解决更加高效。”12月20日,安康市12345热线评价问效科负责人刘向圣在接受采访时说,下一步,安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着力提升热线办事能力和服务质量,让媒体监督与政务服务“良性互动”,听民声、排民忧、解难题,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