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4日
农耕史诗与乡土文化的交融
——《崖边农事:二十四节气里的村庄》赏析

罗华宝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作家阎海军的《崖边农事:二十四节气里的村庄》如同一股清流,引领我们深入渭水流域的一个小村庄——崖边,去感受那份源自土地的质朴与坚韧,聆听农耕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低吟浅唱。

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将农耕生活编织成一首悠扬的交响乐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每一个节气的物候变化与农事活动紧密结合,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独特的土地上。从春种到秋收,从夏至到冬至,农人遵循自然的节奏,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希望。书中写道:“农民只有回到村庄才会安心,庄稼必须回到打麦场才算放心。”这种生存方式,展现了农耕文明的智慧与魅力,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阎海军笔下,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时间的划分,还代表了农耕生活的节奏和韵律。每一个节气都承载着特定的农事活动和乡土习俗,如清明的扫墓祭祖、夏至的麦收与祈雨仪式等。这些节气和习俗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农耕生活图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作者让我们感受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也让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让读者明白,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顺应自然的节奏和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农耕生活,还深刻展现了乡土文化。作者通过生动的田野笔记,展现了村民在艰苦条件下乐观向上、勤劳坚韧的精神风貌。村民敬畏自然、顺应天时,用朴素的生活哲学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书中写道:“每一处地方,都有沟壑,但很少流水。原来有水的河谷,也在渐渐干涸……”这样的描述,让读者被崖边村村民的生存智慧所感动。在这片土地上,农人遵循节气物候耕耘希望,用汗水浇灌出一片片绿洲。

作者对乡土文化的诠释不仅仅停留在对农事活动的描述上,还通过讲述村民的故事和经历,展现了村民在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变迁等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和乐观。这些故事和经历,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村民的朴实和真诚,还让人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阎海军表达了对乡土文化保护的渴望。他通过记录崖边村百年来的农业生产变迁和农耕生活图景,让读者看到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农耕社会的影响。他在书中写道:“乡村熟人社会的温情正在被现代商业经济的冲击所侵蚀,但那份对土地的深情与敬畏却永远镌刻在农人的心中。”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农耕文明消逝的忧虑,以及保护传承乡土文化的坚定信念。

《崖边农事:二十四节气里的村庄》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细腻地描绘了农耕生活与乡土哲学的交融,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阎海军的文字仿佛带读者穿越时空,让读者感受到源自土地的质朴与坚韧,领略村庄的独特魅力。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