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7日
沉迷微短剧不可取

莫让劣质微短剧搅乱大脑。 薛淞作

杨光

近年来,微短剧如一股汹涌浪潮席卷大众的休闲时光。无论公交地铁上,或是茶余饭后,不少人捧着手机沉浸在微短剧的世界里。

微短剧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平快”“情节紧凑”“节奏快速”。每集时长只有几分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观众眼球,并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这种快速沉浸式体验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新鲜感和刺激感。不少微短剧还常常融入幽默、悬疑、爱情等多种元素,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剧情的跌宕起伏。这种多元化的内容呈现方式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口味和需求,使得微短剧在近年来快速成为备受大众欢迎的娱乐形式。

然而,也正是这种碎片化、高强度的刺激,让越来越多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沉迷微短剧严重影响时间管理。本可以读一本好书、锻炼身体或者陪伴家人朋友的时间,被一部部微短剧悄然吞噬。笔者粗略算了一笔账,若每天沉迷微短剧半小时,一年下来便是182.5个小时。

在注意力方面,微短剧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快节奏的剧情使得观众习惯于在短时间内频繁切换关注焦点。久而久之,人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于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上。这种注意力的“碎片化”与现代社会高效工作、深度学习所要求的专注力背道而驰。长此以往,不仅个人能力提升受限,对视力也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从内容质量来看,大部分微短剧的剧情简单直白、缺乏深度与内涵,人物形象刻板单一,价值观传递也较为浅显甚至存在偏差。长期沉迷于此,观众的审美水平与思维能力势必逐渐下降,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力变弱,陷入一种“娱乐至死”的精神困境。例如一些微短剧宣扬拜金主义、物质至上等不良价值观,观众若不加甄别地全盘接受,极易扭曲自身的价值取向与消费观念,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存在潜在危害。

不可否认,应时而生的微短剧当然有存在价值。在适度的情况下,微短剧可以作为忙碌生活中的一种轻松调剂,但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沉迷其中的危害,学会自我约束与时间管理,培养多元健康的兴趣爱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中去。唯有如此,才能在享受现代娱乐便捷的同时,不迷失自我,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