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霍海澎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乾县城关街道北大街社区唐润花园小区,退休党员南振华因为乐于助人,被小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南叔”。
“昨晚睡得踏实不?”12月4日,南振华和老伴与往常一样来到邻居闫苏萍家,陪闫苏萍的母亲聊天。“小区里的老人不多。平时,孩子上班的时候,我们就聚在一起聊聊天,互相有个照应。”南振华说。
“我平时不仅要在屋里制作馍豆豆,还要出门去卖。每当我出门时,南叔老两口便会来家里陪我母亲聊天,可给我帮了大忙了。”闫苏萍说。
“南叔,出去呀!”“南叔,吃过了没?”……走在小区里,不时会有人和南振华打招呼。一声声问候,既是对他的尊敬,也是大家对他长期热心助人行为的赞许。
2012年,南振华住进了唐润花园小区。那时,该小区既没有物业公司,也没有保洁员,水费没人收,道路没人打扫。看到这种情况,南振华辞掉了退休后找的月薪2000多元的工作,在该小区当起了志愿者,义务清扫小区道路。这一扫就是10多年。
小区里很多没人管的事,南振华义务接手管了起来。公用设施维修管护、绿化林木栽植修剪、车辆停放、水费收缴等,在唐润花园小区,很多事情都是他在操心。他还时常组织大家集中对小区道路进行清扫,让居民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
小区居民熊辉说,几年前,他家要装修房子,一时找不到装修工人。南振华得知后,立即拿出自己专门记电话号码的小本本,把装修工人的联系方式给了他。
“每次自来水公司收水费的时候,南叔都提前把表抄好并收好水费,帮大家缴费。秋冬季天黑得早,南叔就及时调整路灯亮起的时间。”小区居民李科峰说。
唐润花园小区有居民400多人,大多是从乾县的各个镇移居到小区的,大家互相都不认识。南振华住到小区以后,遇到谁家过红白喜事,都会帮着张罗。渐渐地,大家便相互熟络起来。
2023年3月,唐润花园小区有两户居民因为停车产生纠纷,社区工作人员和派出所民警多次上门调解都没有成功。社区工作人员于是给在北京小儿子家里暂住的南振华打电话,让他帮忙调解。南振华回来后,仅用半天时间,就让两户闹矛盾的邻居握手言和。
“其实,不是我有多好的调解技巧,而是大家对我信任,知道我办事公道,我给大家调解,大家都很信服。”南振华说。
看着父亲在小区里忙活,南振华的大女儿南萍起初并不支持。“起初担心父亲年纪大了干不动,但他已经坚持干了10多年。看着父亲在小区受人尊敬,我们也特别自豪。现在我退休了,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了一名志愿者,平时在我居住的小区里帮忙。可以说,这就是一种传承。”南萍说。
“南叔不只在唐润花园小区,在我们社区也是令人尊敬的老党员。在南叔的示范带动下,如今我们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热心人特别多。”北大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高惠说。
2019年,南振华被乾县县委评为“最美乾县人”。2022年3月,南振华家被乾县城关街道评为“十佳文明家庭”。“只要还能干得动,我会坚持做一名志愿者,管好小区的公共事务,让左邻右舍在小区里住得安心、舒心。”南振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