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通讯员 王慧丽 郎海侠
“安装了充电桩,下楼就可以为电动车充电了,非常方便!”
“拆除了充电‘飞线’,安全隐患少了,大家都放心了。”
……
11月20日,说起小区安装的电动车充电桩,白河县城关镇狮子山社区香城苑小区的居民纷纷点赞。
为切实解决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问题,白河县政协多次组织政协委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走访,对全县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进行摸底,就充电桩选址、充电安全等问题反复讨论,多方联动探寻解决方案,并提出安装建议。目前,白河县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站(点)13处、电动摩托车充电站10处。
这仅是白河县政协开展“微协商”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白河县政协探索建立“专委会+政协常委+N”的“微协商”工作机制,每周由专委会办公室轮流协同值班常委,视情况邀请界别委员、相关领域专家、业内人士、群众代表等参与开展选题协商议事活动,着力搭建起协商议政、履职建言、凝聚共识的平台。
如何最大程度方便城区小学生上下学,减少安全隐患?金地花苑居民楼公共晾晒区晒衣杆少,居民经常因为晾晒引起纠纷,该如何解决?城区强电入地项目怎样才能更好更快推进?……这些具体而细微的琐事,都是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
白河县政协通过建立常委工作室,实行主席会议成员带班制,组织23名政协常委轮流驻室、专委会协同参与接待群众,做好议题征集、议题筛选、商前调研等工作,线上线下了解掌握群众停车难、晾晒难、休闲难等问题,积极收集社情、反映民意,开展靶向协商。
今年以来,白河县政协共开展“微协商”活动30余次、召开民情恳谈会12场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57条,通过部门联动、现场会商的形式,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电梯运行不畅、机动车乱停乱放、厨房漏水、邻里纠纷等问题50余个。
“常态化开展‘微协商’活动,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了好事、办了实事,也架起了委员联络界别、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白河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余盛武表示,白河县政协还将持续关注民生,以聚民智、增民利、顺民心为落脚点,着力提升协商的深度、精度、温度,切实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