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11月14日,叶会剑坐在轮椅上伏案创作。 本报通讯员 李刚摄
本报通讯员 叶梅 李刚
11月14日,笔者来到位于洋县洋州街道青年路社区的叶会剑家,干净整洁的客厅里,墙上“自强不息”和“知足常乐”8个大字格外醒目。
今年44岁的叶会剑,从小热爱文学。高中毕业后,为了挑起家里的重担,他没有继续读书,而是去上海和广东打工。2006年,叶会剑的父亲因病去世,他不得不回家乡,承担起家庭重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一场意外导致叶会剑高位截瘫,生活再度跌入谷底。
“那段时间,我感觉特别迷茫,不知道以后的生活如何继续。”叶会剑回忆。天无绝人之路。2016年夏天,在母亲住院期间,他结识了一位姓杨的基层退休老干部。“我们相谈甚欢。老先生听到我喜欢文学写作,就鼓励我大胆写,勇敢面对生活。正是这次交谈,让我重新燃起斗志,拿起了笔。”叶会剑说。
同年秋天,叶会剑写的第一篇文章《收稻谷》被《陕西社会科学论丛》采用。“在接到他们电话的那一刻,我流下了几年来积攒的眼泪,既是感动,也是高兴,因为我又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叶会剑说。
从此,叶会剑开启了文学创作征程,写诗歌、歌词、快板、剧本、小品……尝试着创作多种题材作品。“他身体不方便,写作时特别辛苦,有时候累了就躺在床上继续写,等身体缓过劲来,再将稿子录入到电脑里。见他太累,我不想让他写,又不忍心打断。因为正是写作,让我儿子又‘活’过来了。”叶会剑的母亲红着眼眶说。
“脚步到不了的地方,心灵总能到达。”叶会剑常常勉励自己。为了写出生动形象的作品,他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身临其境”,寻找灵感。近的地方,他会坐着电动轮椅前往;较远的地方,他会找朋友帮忙,或借助书籍、网络获取素材。
2023年3月,为了给歌曲《爱在春风里》作词,叶会剑冒着小雨,坐着轮椅到洋州街道云阳村看油菜花,又到朱鹮梨园景区观赏梨花。今年夏天,为了创作以留守儿童为题材的微电影《爱有归途》,他连续3个月创作剧本,又组织了20多名本土演员,冒着酷暑,辗转龙亭、华阳等地取景拍摄。
“叶老师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都被他的事迹所感动。所有参与微电影《爱有归途》拍摄制作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是不计报酬的。”汉中玖宸柚子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露露说。
微电影播出后,获得了很多人的点赞。“这部微电影从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切入,情节感人,紧跟时代步伐,是一部好作品。”洋县作协主席李雪茹说。
如今,叶会剑成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残疾人作家协会会员。他共创作诗歌200多篇,小品、微电影10多部,还为100多首歌曲作词。他创作的歌词《我和春天来约会》等被谱成曲子在家乡景区的大屏幕上播放,得到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他作词的歌曲《人间大爱》《老家》《最美的妈妈》不仅上了热搜,还在酷狗、爱奇艺等平台播放。他也被大家称为“轮椅作家”。
“我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多创作一些契合时代、宣传家乡的好作品,为家乡发展做一点贡献。”谈及以后,叶会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