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叶竹虎
满坡金蕊遍地黄,微风轻漾菊花香。11月6日,笔者走进位于商南县富水镇茶海公园的商洛普瑞恒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野菊花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只见连片的药用菊花竞相开放,随风摇曳,务工群众正穿梭在花海中忙着采摘。
近年来,商南县借助商洛市“中国气候康养之都”这一金字招牌,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全力推动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商洛普瑞恒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乘着政策东风,依托秦岭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药用菊花种植,不仅扮靓了乡村田野,还鼓起了群众的腰包。
“在基地务工的群众,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我们不用出远门就能挣到工资。”务工群众朱桂莲说。
“种植药用菊花是一个短、平、快的好项目,当年种植,当年收益。”商洛普瑞恒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费东霞介绍,目前,他们已和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关系。此外,他们还在附近猕猴桃园和茶园里套种药用菊花,提升土地资源效益。
“我们今年在试马镇和富水镇共种植药用菊花2000多亩,亩产鲜菊花500多公斤。现在,每天有300多名群众在基地务工,人均日收入100元以上。”费东霞说,“明年,我们准备扩大种植面积,把小菊花做成大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商南具有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地理优势,非常适合药用菊花的生长。药用菊花是999感冒灵的重要成分之一。今年是我们和商洛普瑞恒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合作的第三年。种植过程中,我们全程对该公司和当地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当地群众稳定增收。我们将与商洛普瑞恒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进一步合作,致力打造万亩高效野菊花种植示范基地。”前来洽谈业务的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药材种植负责人符康说。
“商南县大力实施‘兴药强县富民’战略,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的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县上每年整合衔接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扶持发展中药材基地和深加工项目。目前,全县有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129家,从事中药材收购、加工、销售等经营主体26家,年产值达4.86亿元。中药材已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商南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段俊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