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深度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1日
“双11”,冲销量更要“冲口碑”

孙萍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正在进行中。今年,各大电商平台普遍提前了活动启动时间、延长了周期,并声称加大了优惠力度。商家在促销让利给消费者的同时,更应讲诚信、重质量、拼服务,以提升包括物流、安装、售后在内的“整体性价比”来打动消费者。

“双11”购物节,各平台和商家使出浑身解数加大营销力度。然而这期间,往往也是各类营销乱象泛滥之时。有人吐槽,预售规则之复杂如同解奥数题,费时费力凑减免,后来发现预售价比直接买还贵;参加活动中奖无法兑换,质疑虚假宣传只为引流;家电以旧换新政府补贴“入口”,在页面上不容易找到……这些无形中拉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还要注意,在不少电商直播间,会听到“还剩最后几单”“售完就不是这个价了”,直播“捧哏”通过附和主播来营造价格低、库存少的紧迫气氛,“迫使”消费者下单。有的直播间里的“职业弹幕人”,通过跟播互动、刷虚假好评来增加人气,营造商品好、销量高的假象,诱导消费者非理性下单。因此,监管单位要对网络主播及其经营活动加强监测,对直播选品、直播卖点等各环节加强审核把关。

为规范“双11”期间网购促销经营行为,维护网络交易市场秩序,近期,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监测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向网络交易经营者提出了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直播营销行为、禁止销售违法违禁商品等一系列要求。

网络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离不开多方力量协同共建。各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督促经营者亮证经营,尤其要确保食品、药品经营者的信息真实有效。要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高效处理投诉举报,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商家在冲销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冲口碑”。在促销过程中,不能先涨价再打折,虚报价格揽客,实施有价无货的欺客行为,更不能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在网购过程中对各类营销套路加以甄别,若发现“暗藏猫腻”要及时向平台和监管部门举报,既维护自身权益,又维护市场秩序。

“双11”已成为全球消费者的购物节,交易总额、物流单量在不断刷新纪录。而如何让“双11”购物体验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同样达到“巅峰”,营造全球最放心、最省心、最舒心的网购环境,这是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