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1日
陇县固关镇固关街村村民委员会:
互嵌共融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本报记者 李羽佳

宝鸡市陇县西北部有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固关镇固关街村。这个有着227户1112人的村庄,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共同奋斗,今年9月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只有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汇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11月6日,固关街村党支部书记杨宝祥说。

“我们依托固关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常态化开展国情、‘四史’宣传教育和道德模范、示范家庭等评选工作,通过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杨宝祥说。

固关街村还积极搭建各族群众交流互学、困难帮扶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心实践站、红石榴驿站等阵地建设,为各族群众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搭建了桥梁。

过去,固关街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弱、收入渠道单一。如今,村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建成光伏发电项目、五味子采摘园、石磨面粉加工厂等,不断提升村集体收入。2023年,该村集体收入达63万元,比2019年增长近300%。

村集体经济家底厚了,如何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成为村两委班子面临的首要问题。

固关街村5组回族群众王路路是村里的奶山羊养殖户,因养殖规模较小,收入低且来源单一。于是,她想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收入。

得知王路路的情况后,固关街村村干部积极行动,帮其建设奶山羊养殖场,并申请相关政策补贴30万元。去年,为解决养殖场用电难题,固关街村村干部多次与镇电管站协商,利用县电力局专项资金为养殖场架设了一台专项变压器。目前,该养殖场奶山羊存栏超过200只,年纯收入达26万元,王路路也成为固关街村的致富带头人。

这是固关街村帮助各族群众提高收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固关街村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奶山羊产业和传统养殖产业。如今,全村牛存栏580头、奶山羊存栏340只,养殖土蜂和中蜂620箱,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1.3万元提高到2023年的1.85万元。

“我们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杨宝祥介绍,固关街村依托独特的文化、山水等旅游资源,实施了一系列文旅项目,“丝路古驿·永盛固关”等活动火爆出圈,年接待游客突破8万人次,带动消费350万元。

“村上通过结对子、手拉手等活动,把各族群众团结在一起,无论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帮忙。在春节、中秋等节日,村里还会开展送温暖、送文化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固关街村群众王小平说。

在推动互嵌共融方面,固关街村统筹规划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和三桥搬迁点,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陇县固关镇民族中心小学实行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共学共进。

固关街村还依托红石榴驿站等平台,常态化开展“党群说事会”“红丝路”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里组建“红丝路为爱减负”公益红娘宣讲团,积极倡导传承尊老孝亲、邻里和睦的中华美德。

在这里,“党建+网格”机制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各族群众紧紧相连。党建宣传、网格服务、乡村治理等综合服务网的建立,让村级治理更加高效、更加民主。各族群众通过共同议事、民主协商等形式积极参与村级治理,他们的声音被听见,他们的需求被满足,300多件群众急难愁盼事得到圆满解决。

民族团结之花遍地绽放,各族群众在互嵌共融中共享幸福时光。“如今,固关街村的环境更美了,人文氛围更浓了,乡风更加文明和谐。我们将继续秉持‘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齐心协力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杨宝祥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