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讯 (通讯员 钱运立 邹益山)10月30日,在安康市中心城区城堤边的蜀桧旁,来自安康学院、安康市风景园林协会的30余名专家,正忙着对蜀桧进行抢救性修复。
蜀桧,又名塔柏,属柏科的一种。安康市中心城区城堤北侧的蜀桧始植于1988年,现有344株。由于邻近汉江,长期受河道风吹袭,造成了树木顶端缺失、树干枝叶凋零,部分蜀桧主干严重倾斜。
为此,安康市决定启动蜀桧抢救性修复工程。安康市市政园林处联合安康学院园艺专业的师生以及安康市风景园林协会专家,多次实地踏勘、交流探讨,制定了“一树一策”救护方案。安康市市政园林处副处长艾昊介绍,他们先对长势较好的蜀桧树进行常规修剪,用互生法去除多余分枝,对大树骨架进行常规修剪,然后从艺术出发,对偏冠蜀桧树进行轮廓修剪,去强留弱、去顶截枝,用互生法修剪多余分枝,保留能体现树形美感的枝干。
“在方案设计中,我们先考虑病害治理,并力求做到与安康地域文化、景观相融合,通过制定可行性方案,使修复形成的树冠造型灵动。”安康学院园艺学院22级学生黄浩说。
据了解,本次修复工程计划于明年初完工。近年来,安康市建立了“1名党员+1名群众+1名专家+1名护林员+1名监督员”的古树名木保护体系,严格执行“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的管护机制,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今年6月,安康市还构建了集公园绿地、古树名木病虫害监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日常养护管理于一体的数字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全时段、全覆盖管理,让每株树都有人看、有人管,为古树名木穿上“金钟罩”。